第七十五章 混乱的大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无数西方政治经济大佬参与了未成年少女****

    咳咳,这其中自然不包括我大天朝了,我天朝我能吹上一百年不带喘口气的。)

    现在的大宋基本上就是国力最巅峰的时候了,北宋不限制土地兼并,又不限制士大夫经商,士大夫们作为掌控权利的集团可劲的造啊。

    尤其是宋朝的社会结构和其他朝代不同,不但有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恩荫政策,一个人当官可以恩荫亲人二十个,一个职位十来个人做躺着拿钱,啥活也不干,这就是宋朝的官员。

    宋朝的国策就是能花钱办的事就花钱干,比如大辽西夏的岁币,比如把流民招入军队,比如一些穷苦百姓的福利等等,全都需要大量的银子。

    大宋虽然富有,可架不住花钱的地方多啊,还有士大夫贪赃枉法、享受人生,现在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了,每年都有数百万贯的亏空。

    比如大宋的财政结构:总收入约9000--10000万贯左右。

    宋朝的财政比较特殊,农业收入只占30%左右,非农业占70%,其中盐、铁、茶、矾、香料等专卖占据绝大部分,而商税比例很小,大约有5%左右。

    而支出方面呢。

    军队有110万左右,人吃马嚼平均下来每人50贯左右,花费5500万贯左右。

    地方厢军、乡兵大约30万人,每人大约30--35贯每年,花费1000万贯左右。

    官员大约两万人,每年花费1200万贯左右。

    地方还有二三十万的小吏,他们的工资不在中央发,却也算在财政里的,花费1000万贯左右。

    皇室成员开支700万贯左右,若是有大的喜、丧之事还会暴涨。

    全国的各种天灾人祸、赈灾救人等等事项,花销没有准数,大致在500-1000万贯之间。

    还有向大辽50万,西夏30万贯的进贡。

    还有许多其他的小项目无数,就这样的财政怎么能支持如此巨大的花销,主要的是总财政不是每年都有那么多,若是少了财政压力更大。

    仔细观察宋朝的财政支出就能发现其中巨大的问题,仅仅是军费加起来就有6500万贯之巨,占据财政的60-75%。

    这个比例太恐怖了,在前世21世纪这个比例的军费开支,国家直接崩溃。

    还有官吏的开支,也高达2200万贯左右,占据财政的25%左右,非常可怕的比例。

    还有皇室的那些人,皇室才多少人?就花费700万贯,可见皇室的奢靡,仁宗一直不觉得自己有钱所以比较节俭,其他皇室可就狠了。

    若是不能解决内部的财政结构问题和士大夫们的腐败,不用金、辽、夏、元等外部势力的侵袭,他们自己内部就会崩溃混乱。

    其实仁宗刚亲政的时候就发现了种种弊端,于是他启用了范仲淹进行了庆历变法,可是一个老好人加上一个只会吟诗作对、完全不懂政治的范仲淹,可能成功吗?

    庆历变法失败后北宋越发问题越来越严重,几十年后神宗上位,正是因为内部种种矛盾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王安石变法。

    然后北宋就进入了党争之祸,新党、旧党为了打击对手不择手段,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可以说北宋的灭亡完全就是因为皇帝和士大夫,太后和士大夫选一个艺术家当皇帝,皇帝选一个喜欢享乐的马屁小人做宰相,这样的国家不亡还有没有天理!

    改革变法从来不是请客吃饭,每一次变法都是一次社会结构的变革,不付出血的代价怎么可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