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医者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霞光初照,辉洒大地,映红了他的面容。

    大槐家的院落中,孪生子阿花姐弟双双跪在江寒的面前,忽闪着大眼。

    江寒看向姐弟二人,语气凝重:“哥哥再问一遍,你们愿意做个墨者吗?”

    阿花姐弟齐声应道:“愿意!”

    “做墨者要吃很多苦,你们愿意吃苦吗?”

    “哥哥!”阿花姐弟异口同声:“我们不怕吃苦,我们只想跟着哥哥,哥哥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好吧!”江寒一手按住一个孩子的头,轻拍几下:“哥哥收下你们了。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两个小墨者了。”

    阿花姐弟叩首:“谢谢哥哥!”

    “既然是墨者了!”江寒凝视二人:“哥哥就要为你们起个新的名字,你们的先父叫大槐,槐为木,从今天起,你二人就姓木。”

    他对姐姐道:“阿花,你叫木华!”

    木华叩首:“木华谢哥哥赐名!”

    江寒转对弟弟:“阿果,你叫木实!”

    木实叩首:“木实谢哥哥赐名!”

    “木华,木实!”江寒的目光依次扫过二人,“从今天起,你们也不能再叫我哥哥了!”

    二人急了:“不叫哥哥,我们该怎么叫呢?”

    “叫钜子!”

    二人拗口地叫道:“钜……子……”

    “对对对!”江寒笑着点了点头:“就这么叫!起来,起来,不要跪了,坐好,钜子给你俩讲个故事!”

    二人坐好,江寒夸张地咳嗽几声,正要开讲,柴扉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宁偃、秦越人、徐弱三人走进。

    宁偃的肩上斜挂着一只包袱。

    徐弱趋近,揖礼:“禀钜子,宁大人有事寻您!”

    江寒的目光转向宁偃。

    宁偃放下包袱,叩拜:“钜子在上,请受宁偃一拜!”

    “宁大人何以行此大礼?”

    “在下决心跟从钜子,寻求天下兼爱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乞请钜子收容!”

    “宁大人!”江寒扶起宁偃:“卫国是天下富庶之地,楚丘为卫国大邑,听闻卫公已颁布诏命,赐封你为楚丘君。”

    “你年纪轻轻就割城封君,富贵前程不可限量,这是何等幸事,你为何舍弃富贵前程,反来追随我这一个毫无所成的布衣之士东奔西走呢?”

    “回禀钜子!”宁偃应道:“在下愚笨,唯见天下苦难,未曾看到富贵前程,墨家一心只为天下苦难,在下感同身受,诚愿为此奔走余生!”

    江寒满意的点了点头:“宁大人能看到天下苦难,说明你有悲悯之心,只是,天下苦难仅靠悲悯是不够的,这也是墨派弟子各有所长、精通百工的原由,请问宁大人有何专长?”

    宁偃面露愧色:“在下天资愚笨,并无所长!”

    江寒微微一笑:“宁大人可有偏好?”

    “钜子是指……”

    “就是你这一生最愿意做的是什么?”

    “在下自幼舞枪弄剑,跟随孙老将军学过兵法战阵……”

    说到这里,宁偃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钜子不要误会,在下习演兵法,想的不是兴战!”

    江寒似笑非笑的看着宁偃:“兵法为战而用,战为苦难之源,非兼爱之道,你既然有意寻求兼爱之道,心中却放不下用兵之术,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宁偃道:“武字从止从戈,乃上兵之学。”

    能从止戈方面去分析兵法,其根器断不是寻常武者了。

    “解得好!”江寒赞叹道:“你这叫以戈止戈,以战止战!你且说说,你想怎样做到以战止战呢?”

    宁偃朗声答道:“虎豹虽凶,却奈何刺猬不得!圈羊的篱笆若无破绽,野狼就寻不到攻击的机会!”

    一旁的徐弱连连点头:“钜子,宁大人的回答,正合墨家守御之术!”

    江寒却是摇头,似是说给宁偃,亦似在提醒徐弱:“守御之术只可免一城之祸、一时之灾,走不长远呐!”

    见江寒话中有话,徐弱咂吧几下嘴,止住了话头。

    宁偃拱手道:“请钜子明示,该如何以战止战?”

    江寒盯住宁偃:“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天下不平,战事不止,若天下共为一国,民众有刑法秩序约束,有葛麻之暖,有粟麦之饱,才是真正的以战止战,一劳永逸。”

    宁偃略略一想,郑重叩首:“宁偃愿追随钜子以战止战,平定天下!”

    “好!”江寒把宁偃扶了起来:“墨家正需要宁兄这种有志之士。”

    他转头看向秦越人:“秦兄可愿随我一同去往秦国?”

    秦越人哈哈大笑:“江先生的医者心是治天下疾,我的医者心是治万民疾。”

    “我听长桑君说过,五十年前,齐国大疫,伤寒流行,齐国大夫数人染病夭昏而死,民众流离死于道者数不胜数,其苦楚、绝望,我没有亲眼看到。”

    “如今楚丘大疫,我见到了这样的情形,天下类似的情形遍布四海,天生烝民,还在等着我去扶救,我就先行告辞了!”

    江寒闻言,不再劝了,他劝不住这份流传数代”扁鹊“的理想。

    在历史上的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无数这样的先贤智者,老子、孔子、墨子、扁鹊他们流亡,他们行走,走过苦难的土地。

    或在大时代里思索终极问题,或在考虑社会的维系之道,亦或是用自己的医术来治愈天下,最终造就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内核。

    但他也不能让秦越人就这么走了。

    江寒诚恳的请求道:“秦兄执意要走,江寒也不敢强留。”

    “可既然传说中,神农氏曾用文字记下药性以疗万民,而医道自此始,那秦兄近年钻研的细蛊致病说,加上这场伤寒中开出了治病良方,可否将伤寒的原理、防疫、治疗之法书于竹简上交予各国医者?”

    “也好让世间医者修习,让以后伤寒疫症不再使千室灭门,这份效果,可不比秦兄走遍九州要差!“

    秦越人思索片刻后抚掌同意:“这是个极好的主意,待楚丘疫病绝迹后,我便花些时间,写一份医书出来,将副本留给江先生,简本传给与我一同治疫的疾医们,就叫……”

    他开始思索起医书的名字来。

    江寒微微一笑:“就叫伤寒杂病论如何?”

    秦越人眼前一亮:“可以!如此一来,除了伤寒外,其他温病也可以叙述一番。”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