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殿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鹤龄不懂如何作八股文,但是实践证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刷题总是没错的,贺东来和杨怀瑾就是很好的例子,本来资质平庸,乡试都很难出线的人,现在竟然会在会试中名列前茅。

    接下来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这一次不再是繁琐的八股文,而是策问。

    这就是科举制的高明之处,先是通过严格的八股作文将人才选拔出来,为了防止有人死读书,只会考试,所以,最后一关突然转变成开放性的题目,是真材实料还是书呆子,一考便知。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再刷题已经不好使了。

    但是策问是可以押题的,因为策问的内容以经义、政事为主,跟我们现在的论文答辩略有类似之处,每次出题,一般都是皇帝最关心的时政难题。如果能摸清楚皇帝的心思,是可以成功押题的。

    张鹤龄对三名弟子问道:“殿试准备的怎么样了?”

    毛宪清说道:“历年殿试的题目大多与时政相关,学生以为,今年的题目可能有三。”

    “说说看。”

    “其一,大同府连续遭受旱灾和雪灾,可以赈灾或安民为题。”

    看到张鹤龄没反应,毛宪清继续说道:“其二,鞑靼诸部近年来蠢蠢欲动,有南下之意,可以平虏为题。”

    “其三,便是最近议论的大事,开海!”

    毛宪清说了三个题目,一个是民计民生,一个是军事,一个是国策。

    张鹤龄听完,点头说道:“有道理,那你觉得哪个题目最有可能?”

    毛宪清摇了摇头,说道:“学生不知,但是私以为,陛下体恤百姓,可能会倾向于第一个。”

    贺东来和杨怀瑾也表示赞同。

    张鹤龄笑笑,说道:“若是为师没猜错的话,今年的题目是开海。”

    毛宪清皱了皱眉,说道:“这个题目不好答,会得罪很多人的。”

    若是你回答同意开海,朝廷里那些元老岂会容你?

    若是你回答不同意开海,皇帝又不愿意听,所以,这个题目是个送命题。

    弘治皇帝一向至仁至孝,按理说不会在殿试这个环节上为难众学子。

    毕竟只是一场考试而已,这些人以后都是大明的栋梁,上来就被打成两派,以后还怎么团结。

    “这么想你就错了,所谓帝心不可测,”张鹤龄哈哈一笑,说道,“更何况,为师我什么时候怕得罪人了?”

    毛宪清三人对视一眼,然后说道:“多谢恩师指点。”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弘治六年三月庚辰,殿试。

    三百名学子穿过了午门的门洞,在宦官的带领之下,抵达奉天殿。

    弘治皇帝已是高坐于此,除此之外,由内阁首辅徐溥为首的十三名大臣为殿试读卷官,各自站到了两侧,他们看着鱼贯而入的晚生后进们,大抵又想起了想当年自己入殿策问时的荣光,不免感慨唏嘘。

    弘治皇帝没有吭声,依照礼法,他现在应该是缄默不言的。

    紧接着,便有宦官站出来,对考生们进行点名,接着,考生们进行了赞拜和行礼。

    有一些紧张的贡生,来到了奉天殿,已开始身子瑟瑟发抖了,低垂着头,连行大礼时,都是脑子一片空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