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论道长信(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身自恨难秉慈心,也是坐卧不安啊。”

    “太后慈恩如海,天下臣民莫不敬重太后,太后不当有此一言。”

    “如此说来,老身还算称职尽心?”

    杜子恭知道坑就在此处,但也不得不跳了,只道:“太后自国朝中兴,莫不尽心尽力,无有过错。”

    太后点点头,抚摸狸猫道:“嗯,有师君此语便够了。此次端午大祭还望师君尽心,勿要使我老迈妇人一点期盼落空。若是连社稷都看顾不好,怕九泉之下无言面见庄祖。”此语已经含有一定威胁意味。

    杜子恭还能如何说?只能连称不敢,然后用一种难以言明的眼神扫了一下谢安之。

    谢安之并非没有发现,不过如此蜉蝣又如何入得他的法眼?

    与杜子恭的一番辩论,谢安之大致了解了这个盛名遍及江表的天师道东教嫡传杜炅杜师君。其人城府有之,所学也是不差。但是终究远离政治中心,政治敏感性稍差。虽然其在太后面前表忠心,看上去是保全了端午大祭主持之位,但终究因此得罪皇帝,或者说江表众多高门。

    而那才是他真正得以扬名的根基所在,他这一表态,无疑将自己送进了一个危险的境地。端午之后,若他不紧紧跟随太后,下场可以见得。

    杜子恭心里却又有另外一番计较,他深知无论自己如何盛名,在教内又是如何地位崇高,在这些身居庙堂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严重,终究只是一个小角色。此前江表众世家如陆氏等助自己扬名并非是真正信奉玄教,而也是有所利用企图。既然如此,为何不攀上更加地位崇高的卢太后呢?

    而对于在座其他道门子弟来说,无疑是看了一场大戏。他们有的人来自三吴,有的来自北地。此次入京,无非是为了赶上这次道门盛会,借此增加一点名望。不想在入京后就被请入长信宫为太后讲经,虽然太后不好伺候,可是这番经历说出去却是实打实的资历。

    结果不想今日里就见到杜子恭莫名其妙介入两宫之争,差点身陷死地,更觉京中危险,便再也没有别样心思,只愿做一个鹌鹑浑浑噩噩度过端午便回。

    见时间不早了,卢太后朗笑了几声,便道:“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杜师君名不虚传啊。不过确也有陋巷醇醪,比如这位谢安石,便是如此。诸位或许未曾听过,但谢先生乃出自陈郡谢氏,老身已拜其长信少府,此次大祭,也须其出力啊。”

    殿中有人不知长信少府是何职,只见边上人目瞪口呆,才匆匆问道:“这长信少府是何官职?”

    那人收回下巴回道:“这长信少府是前汉旧官,曾秩中二千石,犹在九卿之上!只是多是宦者担任啊……”

    谢安之当然不是宦官,这长信少府自然也不是曾经那个宫内巨头,而是太后临时给他的一个内官官身,方便行事而已。

    卢太后也不多解释,只让内官给没人送上金银钱帛便让人退下了。

    长信宫经筵,没必要再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