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论道长信(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想这人竟就是名震江表的东教嫡脉杜子恭杜师君。这几日长信宫经筵,他皆是不发一言,若不是此时发声,众人怕不是都要以为他是一个哑巴了。

    谢安之也仔细打量了一下他。那中年面容清瘦,阔眉朗目,鼻如鹰隼,嘴唇薄削,下巴无须。这杜子恭五官样貌虽不甚俊美,但周身气度也算是高人模样。

    谢安之道:“哦?你便是端午大祭主持之人杜子恭?”

    “正是。”

    “鱼面羊唇,必是刻薄寡恩之人。心中如何鬼魅尚还不止,也配主持国家大祭?”

    杜炅并不理会谢安之挑衅之语,依然一片风轻云淡,他淡然问道:“不知阁下师从何处?”这是为了在经传辈分上压倒谢安之。

    谢安之见恶言俗语摇曳不了他的精神,有些意外,却也不愿言语落入其彀中,便道:“三玄经术,只论家传乎?”言下之意,三玄经书不是血脉传承,讨论辈分没有意义。所以我师从何处并不重要,你也不必以经传辈分说话。

    “所言有理。”

    杜子恭说了一句便不再说话,谢安之不愿自启话题,也不好答话,场中瞬间陷入一种尴尬的气氛。

    周围开始嘈杂起来,有一人问旁边之人:“这又是何说法,为何二人皆不发一言?”

    旁边之人虽也满腹疑惑,表面却不屑道:“不学无术!你又如何懂得清谈高妙之处就在于无声之辨,你看这二人,实则是暗中较劲!谁若是先开口便落了下成。”虽然是胡说,但最后一句却也不见的错。

    问话那人长哦一声便不发一言继续看着谢安之。

    还是久而无言,最终,还是太后下场问话道:“杜师君既然有话,何故不提?”

    见太后问话,杜子恭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答话,回复太后之后,只听他问道:“阁下之所以为人,是因先天一炁乎?”你之所以是你,是因为天地给了你精神么?

    “虽不中,亦不远矣。若身不藏神,则不为我也矣。身既陨矣,地纳其形,是故天地不竭,物我不尽。”假如肉身里没有我的精神,我自然就不是我。当我死之后,我的肉身被大地消化,自然与大地一般永生。

    “神于何处?”身体是不灭了,你的精神呢?

    谢安之反问道:“神于何处?”是啊,精神到哪里了呢?消失了么?

    杜子恭自然不能说“形存神存,形散神散”,因为他之前没有质疑,转而问精神,就已经落进陷阱,承认了肉身不灭之说,假如说出这样的话就等于承认人的身体与精神都是不灭的。

    但杜子恭还是强行闯出一条路又道:“神归泰山。”身体死亡后,剩下的精神自然是去泰山府君之所。

    “泰山,坤、艮也。”泰山也是地,与之存在,那也是永生。

    “泰山地狭,生灵亿万,倘神灵不灭,岂不溢乎?”按照你的逻辑,灵魂不灭,但泰山就那么大,自古至今多少生灵,那里不会满么?

    “天地轮回,炁生先天,转入灵胎,又是一人。”这里借入佛教轮回的说法,认为那些精神又会进入轮回,再次转生。

    这就是真正的异端邪说了,杜子恭也有些沉不住气了,道:“汝与先人新瓶旧酒乎?”你和你祖先其实是一个人么?

    “后天灵胎自然不同。”但是后天血脉结成的胎儿是不同的。

    杜子恭好像抓住了他的漏洞,乐道:“你之为你,后天灵胎定之?”你不是说你之所以为你,是因为精神而非肉体么?怎么如今又说后天灵胎,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