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行东宫(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慎没想到李佚半毫亏也吃不得,却也不欲纠缠,沉下脸道:“如此,是我的失职了。不过蔡博士却等你多日,阁下该去与他说说,且随我来。”说完不待李佚答话,转身就走。

    李佚也不知对方何以对自己抱有如此敌意,却也不得不跟着他走。等到了一处小房间门口,崔慎在门外躬身一礼,道:“学生崔慎,带李子安来拜会蔡师。”

    “进来吧。”只听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崔慎回头看了李佚一眼,先一步进门,李佚也不多想,随即进入。

    进入房间,首先是闻到一股扑鼻的异香,有点像墨香,也有点像檀香。抬头一看,房间不大,入眼的全是各类竹简书籍,东西繁多,却不杂乱,似乎各有其位。

    往主座一看,只见一位约半百的老人坐在那里,他头发半白,颔下三寸短髯,也已半白,面容和煦,身上穿的是赭色麻制公服,手边按着一本才放下书。想来这便是蔡睴了。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小童,唇红齿白的。

    不待多想,李佚俯身大拜,道:“见过老师。”

    “哈哈,起来吧。你还没有行拜师礼,何以唤我老师?”那老人抚须笑道。

    李佚颇为尴尬,原以为皇帝钦点与燕王同学,这束脩之礼便免了,谁想被老师当面要礼,却是尴尬。这一时上哪里解决,倒难坏了他。

    不过不等他尴尬,蔡睴又笑道:“哈哈,不过你既拜而称师,我又未避席,就算礼成了吧。”

    蔡睴是陈留蔡氏出身,家学渊源,有名的祖辈就有后汉大儒蔡邕及其女蔡琰。虽然魏晋伪朝以来,蔡氏家势渐頽,但由于庄祖大倡儒术,而蔡氏本就诗书传家,这才渐渐又有了清望。至于蔡睴本人也是才学深厚,传闻他自小便有过目不忘之能。因此其余博士皆是以其所治经典冠名,而他直接可称作五经博士,以显其博学。

    李佚听了此话,心下一松,不免对这位老师略有好感。

    蔡睴又肃容问道:“既为你师,学业便不得不过问了,不知小郎治的什么经?”

    李佚老老实实答道:“不敢承老师问,早些年随家父身边贾师受教过几日《易》,后来又随卫府大家学过几日《礼》。”

    蔡睴点点头,略作沉吟,道:“《易》学深晦,非数十年之功难得精研;《礼》学繁冗,非沉郁宁静之辈难得神髓。这些都不适合少年学习啊。这样吧,你且先随我学习《论语》,之后再学《公羊》。”

    李佚有些无语,《论语》虽然是圣人所言,但是一则不是主流,二来未免太过浅陋。至于《公羊》,和《论语》一起学真的没有问题么?

    蔡睴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却也不欲解答,又道:“燕王殿下学的是《诗》,你也可听一听。”

    这就更让李佚无语了,《诗》在如今看来也就是开蒙之用,又有什么艰涩须学之理?

    李佚之想自然是不对的,但是这也是时下玄风大盛产生的风气。虽然新朝庄祖以来颇多推崇经学儒术,然而好玄谈玄已经靡然成风,不是那么好变动。

    不管如何,事情敲定了,便也容不得他反对。将李佚和崔慎打发出去,蔡睴又忙起了手头的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