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船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卑职祖籍嘉禾郡,郡王去过嘉禾吗?”

    后晋的秀州,宋朝改名嘉禾郡,南宋升为嘉禾府,后来升嘉兴军,也就是后世的嘉兴。

    “嘉禾人怎么跑到西北去了?”

    “卑职自幼……”

    “没去过。”

    “郡王说什么?”

    “没去过嘉禾。”

    赵枢不关心周楚怎么从江南跑去西北的,无非就是纨绔子弟斗殴伤人,家人找关系去军中谋了个差事,军中这种事太多了。

    “郡王想培养势力,不如派人去江南,让大管家家里出面,养几千私兵都不是难事,何必在京城呢?”周楚又换了个话题。

    “有些东西,只有我能教他们。”

    “原来如此,那就不应该用郡王府的名字,官家太子嘉王现在不会高看几百个小孩,但也许会有御史盯着,三人成虎啊。”

    “倒也有道理,那你有什么想法?”

    “太子妃?”

    这孙子真阴……

    赵枢的大姐嘉德帝姬和太子妃朱琏关系颇好,三人还有酒楼生意的合作关系,去找她帮忙,出面收留几百个孤儿,也不是不可以。

    “我再想想吧。”

    三秒钟后。

    “我想好了。”

    “啊?”

    “这些小孩我养到十五六岁就会放出去干活,不需要防着什么人,御史要是参奏我意图用几百小孩造反,那就随他们吧。”

    接下来周楚没再乱说话,不过途中出现了个小插曲。

    赵枢他们乘的是两艘小型河船,行到南京应天附近,遇上一个船队,共三十余艘大船,上面是奇形怪状的石头,十船为一纲——便是大名鼎鼎的花石纲。

    众所周知,赵枢的老爹赵佶喜欢怪石,其实赵枢觉得有这么点爱好挺正常的,总比喜欢美女天天出去嫖娼好多了,巧的是赵佶也喜欢美女,经常出去嫖李师师。

    至于赵佶扩建延福宫被黑,赵枢觉得这也挺冤枉的,北宋宫城在历史上算很小的,赵枢都觉得有些憋屈,扩建也是人之常情,再说了,那个皇帝没修过几个宫殿?

    而且在这个年代,赵佶收集怪石还有一个正当理由。古人迷信,尤其是宋朝,这个源头来自真宗——他打了败仗,在丁谓的忽悠下,觉得是宋朝神仙不如辽国,所以为了让大宋神仙压倒大辽神仙,在全国大兴道教,自己还找了堆道士在宫中炼丹,炼完了还自己嗑,当时有一味很著名的丹名为“太一玉粉丹”,主要成分是朱砂,雄黄,玉粉……朱砂就是硫化汞,雄黄就是四硫化四砷……

    赵枢觉得宋真宗挺牛的,隔三差五嗑这种毒药竟然还能活五十多岁。

    赵佶收集怪石,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就是要取悦神仙……

    行吧,你说啥就是啥。

    喜欢石头没问题。

    但是你掏钱啊!

    官家喜欢石头,让老百姓白送可还行?

    问题有三点,一是有蝴蝶效应,皇帝的一个小小喜好,到了民间就会有很大的反应,一块石头,对于皇帝来说就是一块石头而已,但一块石头是千挑万选来的,送进宫中一块,民间就要收成千上万块,底层官吏上门总不可能只搬块石头走,辛苦费总得敲一点,看上谁家姑娘了,“哎你这石头怎么比上次缺了一块?”。有的石头搬不出来,拆屋毁门是常事,如果看上人家坟头的石头了……

    第二个问题,朱勔那个人才,用粮船运石头,导致东京粮价比哲宗时期高了三成……

    第三点,就是赵枢眼前的景象。

    “郡王,卑职打听过了,那座桥是唐代的。”

    应天城内,几个官吏正在指挥一群民夫拆桥,赵枢坐在不远处的酒楼吃午饭,看到这一幕,把周楚打发过去打探消息。

    “有一块石头太大过不去桥洞,所以他们就要把桥拆了,在前面已经拆了两座,这是第三座。”

    “南京尚且如此,江南怕是更严重吧?”

    “唉……”周楚叹了口气。

    “拆座桥算得了什么?扒屋拆房,刨坟撅墓,拆桥毁城,只要是应奉局看上的石头,便是在峭壁之上,亦或是深水激流,都要千方百计搬出来,因此而死的人何止上千?应奉局看上谁家的石头,便直接带兵闯入家门贴封条,若是看上了人家的家产,便说石头有损坏,轻则罚钱重则收监,往往让人倾家荡产卖儿鬻女。朱勔这狗东西!”说到气处,周楚握拳头重重砸在桌子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