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欲解造化混元通 拜师得名孙悟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徒,师父何出此言啊?”石猴慌道。

    “你若所言皆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东胜神州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菩提祖师问道。

    “弟子为求一道,即使行路再远,弟子也甘愿,自弟子修道以来,漂洋过海,翻山越岭,尔来已有十几年矣,却未见真人道法,今日得见师父,弟子万万不敢缪言!”石猴道。

    “虽千万里亦可行之,虽千万人吾亦往矣吗?”菩提祖师喃喃道,仿佛回想起了某些往事。

    ......

    “哎,你个和尚来我们道观干什么?”须菩提看着门前站的白衣僧人,问道。

    “小道长,贫僧来躲躲清闲!躲躲清闲!”金蝉微笑着,晃了晃手中的书道。

    “《儿歌三百首》?你个和尚看这个干嘛?”须菩提问道。

    “这个嘛,是个秘密,你若是叫一声师兄我便告诉你!”金蝉继续微笑,眼中闪出一丝狡黠。

    “这...你我师出两门,怎么叫得师兄?”须菩提道。

    “我年纪比你大,修行也比你早,如何叫不得?”金蝉见须菩提仍旧面露难色,“不叫算了,这个秘密也不同你讲喽!”金蝉说完,兀自靠着墙角,津津有味的看起了手中的《儿歌三百首》。

    须菩提看了看怡然自得的金蝉,过了半晌,终于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道,“师...师兄,那个,你在做什么?”

    “贫僧法号金蝉。”金蝉微笑道。

    “金蝉师兄,师弟这厢有礼了,敢问师兄看这《儿歌三百首》所为何事?”须菩提耐不住好奇问道。

    “贫僧无聊啊!”金蝉道。

    这日,城中的百姓却见一道士手持拂尘追赶一白衣僧人,追了几十条街。

    后来,这白衣僧人为求心中之道,远行万里,只是此一别,二人却永世未见,直到后来,菩提祖师在灵山,见到了佛祖座下弟子——金蝉子。

    ......

    金蝉啊,一直都是这样有趣又偏执的人啊。

    菩提祖师回过神来,二猴仍跪在面前,菩提祖师目光细细扫过,却是一惊。一猴灵根纯粹,内含灵蕴,出世便有千年的造化,一猴天生六耳,可洞察六道之变化,也是天生灵根,而二猴皆是身怀天地之变数,前途皆是不可预算,这金蝉子倒是给自己送了两个上好的仙苗,只是,为啥都是猴子呢?

    “既是远行而来以求仙缘,那我便收下你们,为师却问你姓什么?”菩提祖师问石猴。

    “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石猴道。

    “不是这个性。我是问你父母姓什么?”菩提祖师道。

    “我却也无父母,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石猴道。

    菩提祖师此刻心中已明了,这只猴子正是金蝉当年种下的灵根,却不知那一只六耳猴自何而来,只是他乃天命之身,无论如何也推演不出其身份。

    “却是个天地生成的灵猴,你既无姓,定也无名?”菩提祖师问。

    “弟子倒是有个名字,唤作石猴,取自弟子石生之意。”石猴道。

    “这算得什么名字,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教你姓孙罢,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可好?”菩提祖师道。

    “甚好,甚好!弟子孙悟空谢师父赐名,谢师父赐名!”石猴得此名字,甚是欣喜,连连下拜。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孙悟空之名,自此而始,动三界,留无上威名,于今两千岁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