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盗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人能够出仕的,就辅佐君王,推广儒家,不能够出仕的,则按照孔子的教导,设立学校,教授推广儒家学说。

    实际上,这也是为不能出仕的弟子,谋取了一个养活自己的出路。

    毕竟这个时代,想要求学的花费并不低。

    甚至,能够出得起学费的,最低也要是士人的出身。

    这期间,就有一个大儒受聘与季孙氏。

    这人就是子贡。

    而田逆遇到的正是子贡。

    子贡是专门来见田逆的。

    原本按照子贡的地位,是无法见到田逆的,但是,田逆心中对这个名满天下的儒家很是好奇,于是便在行军途中接见了他。

    当时,子贡立在道左,田逆端站在车上。

    子贡行礼之后,说道:“尊敬的大夫啊,你讨伐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很难讨伐的国家。

    它城墙又薄又矮,它的土地又小又洼,它的国君愚蠢不施仁政,它的大臣虚伪而且没有用处,它的军民又都讨厌战争,因此不能和鲁国作战。

    您不如去讨伐吴国。

    吴国,城墙又高又厚,土地又广又深,兵甲又硬又新,大臣既有才能又衣食丰盛,精良的武器和士兵都在吴国,又派贤明的大夫防守,因此容易讨伐。”

    田逆是谁?

    这人可是人田氏壮年一代的军中第一人!

    他当即勃然大怒,说道:“你说的困难的,是别人认为容易的;你说的容易的,是别人认为困难的。你告诉我的这些话,是为了什么?”

    子贡弯腰,却是大笑,他脸上带上了自信,很是坚定地说:

    “我听说,国内有忧患的就攻打强国,国外有忧患的就去攻打弱国。

    如今您们田氏的忧虑在国内。

    我又听说田氏乞子有三次受封上卿的机会,都没有成功,是因为有大臣不拥护田氏。

    如今您打败鲁国来扩大齐国的国土,通过战争取胜来凌驾国君,通过打败鲁国来赢得大臣们的尊重。

    但是您的战功起不了作用,而且会更加被国君疏远。

    因此你田氏必须对上凌驾国君,对下胁迫群臣,如此一来,再求成大事,太难了。

    正所谓——君主骄横就会胁迫下臣,下臣骄纵就威胁君主,因此你是对上和国君有隔阂,对下和大臣有争斗。

    这样,田氏在齐国立足就很危险了。

    所以说不如讨伐吴国,讨伐吴国取得不了胜利,士兵在国外战死,大臣在内部空虚。

    因此你在上就没有了强大的大臣作为政敌,在下就没有士兵百姓的反对,孤立国君控制齐国的就只有您了。”

    田逆简直就要被这样的歪理邪说气笑了。

    他不动声色道:“很好。

    就算这样,我的军队已经向鲁国进发了,再调转去攻打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

    子贡心中大喜,急道:“您先按兵不动,不要对鲁国开战,请让我去出使吴国,劝说吴王救援鲁国并讨伐齐国,您因此带兵和吴国交战。”

    田逆冷笑不已,知道眼前这人就是一个不通政治之人。

    他笑道:“好的,我同意了。”

    子贡大喜,弯腰拜谢之后,这才离去。

    鲍牧得知了消息之后,过来询问。

    田逆笑道:“鲍公勿忧,此人不过是一腐儒罢了,纵有胆色,但是,不知政局变故,却是与时局何益呢?”

    鲍牧问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不由得长叹一声,转瞬他却是笑了起来:

    “小白曾与我分辩天下大势,其言儒门虽然声名显赫,但是,儒家之言却是不符合天下大势的。

    儒门若是想要得立与天下,却是需要国家定于一之后了。

    不但如此,儒家更是需要与法家言论结合,官员当深知法家之言,黎民当温习儒家之言,如此,才能畅行天下。

    这一天,吾甚往之啊!”

    鲍牧记得田白说的最后一句话——“为君者,当以人君面南三术为重。”

    此时看来,这儒门,果然正如小白所说,在这乱世,与国、于家毫无用矣!

    田逆轻笑:“我等伐鲁,并非是田氏之故,更非是邾国之事,实乃季姬的事情,惹怒了君候。”

    “可笑这儒门自喻显学,却是不能看透此事的根底,实乃……”

    田逆摇头而笑。

    他们哪里想要在这个时候讨伐了鲁国哟!

    不管是家族本枝这边,还是小白那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他们讨伐鲁国,这是再给了国内的高氏、国氏做大的机会,如此,殊为不智啊!

    但是,正所谓君辱臣死。

    齐侯遭遇了这等耻辱,哪怕是田乞亲自出面,也是压不下来的。

    若是田氏、鲍氏强行反对,反倒是让阳生心生隔阂。

    这么一来,他只是想要从田氏、鲍氏手中夺权的心思,就会转成了惩治田氏、鲍氏上面来。

    这样,他们不是在给自己找来了麻烦吗?

    田逆和鲍牧两人,先是去给鲁国送了国书,但是,鲁侯现在只是一个没有了权力的光杆司令,他又能怎么办呢?

    至于季康子,他怎么敢将妹子交给了齐国。

    这丫头寻死觅活的,怎么都不跟叔父季鲂侯分开。

    早早丧父的妹妹这个样子,季康子的心当即就软了,是以,对于齐使的到来,季康子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但是,却揣着糊涂。

    而从鲁国返回之后,鲍牧和田逆当即尽起屯兵在边境阿城的大军,朝着鲁国而去。

    阿城正好处在齐长城的一处关隘处。

    早些年的时候,齐人曾在边境上修建了一条城墙。

    这就是齐长城。

    实际上修建长城这件事,天下诸侯大都有做的。

    比如楚人。

    楚国在秦岭山脉靠临宛襄平原的一侧,修建了漫长的楚长城,燕人在边关修建了抵御中山国的长城……

    齐国一样是在和世递鲁国的一侧,修建了齐长城。

    这齐长城自少海(胶州湾)起,一直延绵到了黄河边上,将整个偌大的胶东半岛,分做了两半。

    自齐恒公开始,齐国就开始修建这条军事防线了,直到现在近乎两百年时间,少海段还没有修建妥当呢!

    而随着田白拿下了莒地之后,东段的修建,更是遥遥无期。

    因为莒地南移太多……

    阿城处在济水之畔。

    济水乃是四水之一,在先秦时代,名声很大。

    可以说,正是济水构筑了鲁国的西方边境。

    而鲁国正是依靠着沂水、济水、泗水,才能在齐国的攻势下,延续至今。

    阿地乃是齐国田氏掌握的大城之一,更是田氏的基本盘之一。

    这个地方本是齐国五都之一,自然是富庶的很。

    田氏当初拿到了这里,付出的代价可是很大的。

    鲍牧并没有带了多少兵马,就算是加上田逆所带的田氏军卒,也不过是两万人马,两百战车而已。

    他们的目标是灌地和阐地。

    灌地乃是济水东岸的一个城邑,他与阐地正在大野泽之畔。

    若是拿下了这里,济水虽险,但是,对于齐国而言,已经是没有了防御的作用了。

    因为,这两个地方,与阿地一起,就会成为了齐人攻鲁的桥头堡。

    可以这么说,只要这两个地方丢失之后,鲁国赖以为倚重的险关,就失去了作用。

    到时候,占据了灌地、阐地的齐军,将会成为抵在鲁人腰腹上的尖刀。

    两百辆战车,延绵数里道路。

    济水是一道很是神奇的河流。

    它自河南济源县的王屋山上的太乙池,其后三入地下三出地面,谓之三隐三现,是为最为奇特的一个河流。

    自起始地至入海口,长一千八百四十里,但是在地下穿行的长度,就有一两百里之巨,堪称是沉迷莫测。

    济水到了阿城这边的时候,与濮水汇集,形成了大野泽。

    此时的大野泽南北五百余里,东西宽近两百里,堪称是一片汪洋。

    大野泽之内,便是名动天下,响彻史书的盗跖团伙。

    这盗跖,本是鲁国贵族,却是不满自家兄长继承了大夫的位置,而自己作为庶子,却是只能成为了一个族丁。

    历史上著名的柳下惠,正是盗跖的曾祖。

    大野泽这边,虽然就在鲁国齐国之间,但是,拥兵近万的盗跖,却不是鲁国可以战胜的。

    盗跖为祸鲁国,攻城略地无数,以至于到了大城见到盗跖到来,只得关闭城门,据城严守,小城若是遇到了盗跖攻城,却需要赶紧上贡,用以自保。

    偏生拥有精兵九千之众的盗跖,根本就不是鲁国这等国家可以对抗的。

    你若是纠结了大量士兵,盗跖就带着部众朝大野泽里面一躲。

    要知道这大野泽,消亡了大半之后,剩余的水泊叫做梁山泊。

    由此就可以知道大野泽的雄伟。

    盗跖带着人马,朝大野泽之内躲藏,鲁国拿他就没办法了。

    若是稍微松懈了一些,盗跖又会带着部众袭扰鲁国。

    是以,这盗跖为祸鲁国数十年,四处攻城略地,抢夺物资,抢夺妇女,但是,鲁国却是拿他没办法。

    好在,这盗跖却也知道轻重,是以,他从来都是上岸抢夺物资,但是,从来不曾占据了地方,更不曾攻略大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