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圣略宣扬皇威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人板板的,龟儿子吃饱了撑的,跑那么慌赶死唦!喂喂喂……老七,看着点唦……杆子要倒喽。龟儿子们卖什么呆?快来帮着支稳了!血祖宗的,老子在成都安逸得很!这里是啥子鬼地方。天一黑地冻得像石板,日头一出来又要化成一摊臭泥!”

    听到老兵在外面破口大骂,他那几个在帐篷里说笑打诨的兵忙跑出来帮忙,纷纷撮着碎石块塞揎那歪斜欲倒的晾衣竿。一个身材高的吓人的大个子仰着脸,囔着鼻子憨憨笑道“排长,今个后方会送补给上来,听说这次还有皇爷爷御赐的贡酒,俺老五早就想喝御赐的贡酒了,排里面就你参加过西征喝过御酒,你给俺们说说看,御酒的滋味怎么样啊?”

    “木傻子,想啥好事喔!”光头排长拂落着身上的泥点子,恨恨说道,“格老子的,你也不看看这天气还有这路,咋送的上来哦!做啥子梦噻?有罐头吃就不错了。老子当年在罗刹国困在雪地里,啥也吃不上,那才叫苦,你龟儿子吃了几天罐头就鬼喊鬼叫,你去看看那些窝棚里的船民,连白饭也未必吃得上!天天啃窝窝头。“

    说到这,他挠挠头,自言自语的嘟囔”真是奇哉怪也,这阿坝的地方官咋治理的,咱大明怎么还会有这么穷的地方?这些船民也是傻,不晓得申请移民,随便上东北或者下南洋,奋斗过几年下来,个个都是几百亩地的大地主,只晓得在这穷山恶水苦哈哈的熬着,你说他们傻不傻?”他的话音一落,立即引起一阵共鸣。

    “排长这话地道!这帮龟儿子都是傻子。”一个老兵说的。

    另外一个贵州的小个子兵感慨道“真的蛮傻!我家原来在贵州毕节山沟沟里,一家八口靠天吃饭,一年忙到头,连嘴巴都糊弄不住。得亏俺老爹脑子活,在县衙里打听到东北招工修铁路,干脆一咬牙,一家人都跑去东北投了齐王,运气不错,被安排到了金州。分了房,分了地,一家人这才算是安生下来……嘿嘿,他奶奶滴,这一个多月下来,天天梦到自己睡在家里面干崩崩儿火炕哦!”

    “赵麻子,你特么地以为就你想家啊,这里啷个不想家呀?这该死的地方,你睡火炕就了不起呀!俺家里现在用的是席梦思……”

    “我靠!啷个是个财主哈,都置办了席梦思,那可是一头大牯牛的钱咧,你好奢侈哦!”

    ……

    大家扯着扯着就歪了楼,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兵插不上话,便好奇的问旁边的光头排长“排长,这次我们要进乌思藏,这才到哪啊?路就咋这么难走,听说后面的山更加的险要,后勤更难保障了。怕是今后连罐头都吃不到喽。”

    “小四川,咋滴!你怕啦?要不要老子帮你申请退伍啊?”光头排长斜睨眼睛看他。

    “排长!你说啥呢?龟儿子才怕!你没听说过吗?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要是后勤跟不上,部队就垮了。吃的还好,这枪要是没有了弹药,连烧火棍都赶不上!俺只不过是在就事论事,乱扣啥帽子!”小四川说的振振有词。

    “哟呵!到底是读完中学了的文化人哦。还真有点道道!”光头排长听完他的话,顿时刮目相看,用手一拍他的肩膀戏谑道,“小四川!你这个瓜娃子,记住老排长的话,虽然你读的书多,没那么大的脑袋,就别操那么多心!只是要动摇军心的,免得军法处给你吃挂落。这些大事都是大人物考虑的事情,你呀!好好训练,别上了战场把命丢掉啦!你可是咱们队伍里唯一的文化人,损失不起哟!”小四川被说的脸胀得通红,众人一阵哄笑,纷纷拿他开涮。

    正在这时,一个大兵从帐篷外面溜了进来,凑到排长的耳朵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光头排长朝帐外望了望,小声道“狗日的,祁督察带着宪兵查营来了,龟儿子是锦衣卫下来的,六亲不认,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快快快!赶紧进帐子,打扫一下,唱军歌!”于是众人一个接一个溜进帐篷。迅速整理完内务后赶快坐好,顷刻各个帐篷此伏彼起,响起兵士们南腔北调,五音不全的破锣嗓门儿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刚刚过去的那一行骑兵当然理会不到兵士们这番议论,此刻已经驰到刷经寺的梵塔前。为首的两个军官在山门前的转经轮前滚鞍下马,将鞭子和缰绳扔给随从亲卫,便见中军门官迎上来禀道“军机处的欧阳经略相公和江总指挥两个人正商议事情,请卢镗上校和汤克宽上校到候见厅暂息听令!”

    “是!”那位叫卢镗的青年军官行了军礼答应一声,却不举步,回身对身边另一位军官笑道“健生兄,候见厅这会子准坐满了,那些大头兵都是些大烟鬼,我怕闻那股子烟臭味。你要去你先进去,这会子外面干爽,太阳底下晾晾,衣服干透了我就进去。”汤克宽摇摇头,说道“子鸣,我也嫌那屋里气闷,你自己不愿的事叫我去干!我也在外头晾晾!”二人说罢相视一笑。

    这两个军官年纪都在二十五六上下,当兵的一看就知道都是军校科班毕业的新生代。说起来,这两人个头也差不多,乍一看,有点像孪生兄弟。他们都是登莱陆军大学第三期毕业学员中的佼佼者,参加过西征,属于大明军中已经逐渐开始挑大梁的中高层军官,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俞大猷,这帮子年轻军官被外人称作学院派。

    二人是同班同学,平时又相处得好,打仗、出差形影不离,一个灶里搅马勺,又同住一个大帐篷,这次西征南亚前的高原训练,他俩管着征讨大军的后勤补给,一正一副两个都是后勤参谋,又都是上校军衔,两个人同样来自江浙,一样的爱兵如命,所以军中袍泽戏称他们为“双星将”。

    卢镗,1503年出生,字子鸣,处州卫,今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祖籍汝宁卫,今河南省汝南县。汤克宽,1501年出生,邳县人,今江苏省邳州人,他出生于军人世家。父亲汤庆,弘治年间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正德五年,汤庆所属部队改变为海警部队,隶属于东海舰队司令部,汤庆担任舰队副司令。

    卢镗和汤克宽这两个人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当然除了齐王谁也不知道。在原时空,这两人和俞大猷同样是嘉靖年间南方出生的抗倭名将,同样都是骁勇善战,又颇有谋略的战将。江彬这次出征,齐王特意下令把这两位从其他军区调入这支远征军中,其用意不言而喻。

    都说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二人门第出身、性情相貌都很有不同之处。汤克宽性格有些内向,是个白面书生,长瓜脸,面色苍白清癯,一对眼窝微微下陷,峭峻的面孔上极少表情,压得重重的两道扫帚眉下,一双瞳仁漆黑,偶尔眼波滚移闪烁一下,晶莹得如荧光宝石,却是一闪即逝。

    卢镗与之相反,性格比较张扬,身材比汤克宽壮实,虽然也是瓜子脸,但双眉剔出,有点像鹰的双翅向上插去,略带紫铜色的面庞一点也不出众,还配着一只不讨人喜欢的鹰钩鼻子,却是个嘻天哈地的性子。

    此刻,二人站在刷经寺外转经轮石阶前,由着融融的阳光晒着,汤克宽一脸安详闭目向阳,卢镗却像只猴子般踢踏不宁,一会踹踹脚,用手抠弄靴子上的泥斑,一会又脱下呢子军大衣又抖又搓,来回不停快步走着,折腾了半天,稍微安静了一下。

    过不了一会儿,他对那一排转经轮产生了兴趣。卢镗走过去打量了半天,又笑嘻嘻拨转那一排经轮,转头问汤克宽“老汤,这曲里拐弯的,是啥字呀!我他娘一个也不识得!是蒙古文字吗?你去过乌思藏,给咱说说!”

    “不懂别瞎说!那不是蒙文,是藏文六大名王真言。”听卢镗问到乌思藏,汤克宽腮上的肌肉不易觉察地抽动了一下,上次上高原的经历让他至今都记忆尤深。从很深的遐想中惊醒过来,汤克宽走了过去,指着转轮上的字,一字一板地读那上面的经文“唵、嘛、呢、吧、咪、吽……”读完后,汤克宽又绷紧了嘴唇,被阳光刺得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里晶莹闪烁着微光,微睨着湛青的天空不言语。

    卢镗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郁郁苍苍的山峦,枯黄的老树丛草间蒸蔚着淡青色的岚气,刷经寺前旗杆上大明的金龙军旗似乎被雾湿了没有干透,平平地下垂着,上边也写着六个尺幅大字

    西征军招讨使江

    那面军旗时而被风吹动,懒洋洋地翕张一下,像一个午困方起的人打哈欠,反而使这荒寒寂寥的空山更增几分落寞。卢镗见他久久出神,凑近了,用手指捅了他胁下一下,笑问“喂,想什么呢?又在老僧入定?是不是又在担心咱们大军的后勤补给跟不上。”

    汤克宽这才转过脸,叹了一口气说道“子鸣,说心里话,我可没有你这么乐观!你是没走过二郎山啊!光是那地方,想要把物资运送过去简直堪比登天。哎,不知道又要损失多少好兄弟!我可是吃过那里苦头的人,上回我随戚大帅(戚景通)进军拉萨的时候,大军整整走了十天,才翻越了二郎山,我军就在此地牺牲了七十九名兄弟,其中就有我的副官小武子,那么强壮的人说倒下就倒下了。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啊!可惜呀,他们没死在战场上,却……”说到这,他声音有些哽咽。

    卢镗沉默了一下,内心也有些感触。他拍拍汤克宽的肩膀以示安慰。眼睛一转,便转移话题“老汤,你说说看,太子殿下在成都发来的电报有些奇怪呀!上面说补给物质明天上午十点送达。还让我们明天准备一个平坦的大场地,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要求我们用水泥打下桩,用作绑绳子的地方。这道命令好奇怪耶!这到底是为了啥?”

    “我也想不明白!“汤克宽也是一脸的困惑,自嘲地说道,”我刚才也在瞎琢磨。子鸣,信不信?我估计江总指挥可能也不清楚,这人太不重视后勤了。咱们跑过来问他肯没啥用处,我看还是别瞎耽误事,按太子的命令执行吧!否则耽误了事就来不及了。”

    “不,来得及!我已经让工兵营按照要求在找地方了,“卢镗摇摇头,叮嘱道,”老汤,作为下级,问一问长官还是有必要的!虽然我也不喜欢江指挥的人品,讨厌他的江湖习气。但他毕竟是帝国的上将。作为大明军人,对长官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可不能有情绪哦。”

    “别担心,我心里有数!不会瞎咧咧的。哎,我是担心我们的后勤呀!”汤克宽深深透了一口气,“说实话,江指挥打仗还是很不错的,勇猛精进,身先士卒。不过,这位爷有些顾头不顾腚,上次在罗刹就轻敌冒进,只有他的部队损失最大。我们这次要去的是昆仑山口,道路实在太难走了。“

    ”后勤从成都运来一百公斤补济要耗五十公斤,要是被敌人断了后路抢了补给,一反一正就是一百公斤,如果真这样,这个仗就没法打了!还有啊,你是没去过乌思藏,那里空气稀薄,一个小小的感冒就会要了人的命,环境实在太差了,我最担心的是非战斗减员,不知道又有多少兄弟倒在路上……这样的牺牲太不值得了!”

    说到这里,他细白的手指交叉地握在一起,不安地搓动着,指关节都发出咯咯的微响,加上他阴郁苍白的脸色,竟使卢镗不自禁打了个寒颤。卢镗敛起嬉笑,低着头想了想,抿着嘴沉吟片刻,说道“老汤,这场仗虽然是皇上提议的,但齐王殿下,太子殿下都是赞成的,尤其是齐王,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你想想,去年开始提出来,到今年才开始正式行动,我想,朝廷肯定也是在找办法解决我们即将要面临的困难。等等吧!大军在这里驻扎了一个月,却一直没让我们开拔。这段日子,你的报告应该到了冬王的手中。他老人家肯定也在寻找对策。我猜明天就有答案。”

    “但愿如此吧!齐王殿下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正说着,山门里飞也似跑出一个江彬的中军亲兵,边跑边喊“欧阳经略相公和江总指挥已经升座议事,你们怎么还不进去?快快!”不到面前便踅身返回。两个人对视一眼,一边答应“是!”,随手戴好了军帽,一溜小跑进了山门……

    (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