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欲上青天览明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他还是有些犹豫的,氢气易燃易爆,太危险了!之所以朱厚炜一直拿不定主意。主要是被原时空”兴登堡号”空难给吓到了。原时空的年月日,兴登堡号飞艇在一场灾难故中被大火焚毁。这艘大的飞艇正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准备着陆,仅花秒的时间就被烧毁,起火原因后来一直不清楚,后世有人认为它是由发动机放出的静电或火花点燃了降落时放掉的氢气所致。

    不过,当今天朱厚炜第一次看到半空中的庞然大物时,朱厚炜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它,像这样的飞艇这空中的巨无霸。他现在觉得冒点险也是值得的!相对于飞机,飞艇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投入商用的飞行器。朱厚炜明白任何飞行都会有风险,重要的是管理。只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把所有的细节考虑周到就能够避免人为的事故,风险就可以降到最低。

    出于后世人的固定思维,朱厚炜当然最想要的东西是飞机,但在目前飞机还处于理论图纸中,加上发动机功率的限制,即使有图纸,想要制造出成熟的飞机还遥遥无期,否则的话,那玩意儿比飞艇更加的危险。无奈之下,他也不得不暂时依靠这些大家伙。

    在后世,地球人都知道使用氦气更加安全可靠,但朱厚炜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想要得到更安全的氦气填充飞艇,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即使他能够从北美把含氦气高的天然气运回来分离氦气,成本也会高得吓人。再说天然气的海运储运也是问题,这又是一道绕不开的难关。

    种种因素之下,朱厚炜不得不硬着头皮使用氢气填充飞艇。今天看见这个庞然大物,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值得冒这个险。这也是歪打正着!朱厚炜并不知道后世有人曾经研究过,使用氢气飞艇的安全性并不亚于二战时期成熟的飞机。原时空,二十世纪初飞艇流行的几十年里,成千上万的飞艇都没有出事,还无数次进行过跨洋飞行,发生事故的比例其实非常少,

    只不过兴登堡空难实在太出名了,再加上飞机逐渐成熟起来,这才让人们放弃了飞艇。

    实际上,飞机的空难更多。朱厚炜不知道当年兴登堡号发生空难时,还有上百人逃生。想想吧,如果是飞机空难,上面的人基本上都会挂掉,能活着的人少之又少。只不过因为飞机的速度快,这才替代了流行一时的飞艇。

    言归正传,为了通过电解法生产氧气和氢气,朱厚炜在峡谷里还特意建设了一座拥有五台发电机组的中型的火电厂,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马车刚刚停稳,正德皇帝一个箭步就窜了下来。已经跑到这条巨大的飞艇下面,神情激动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这艘长九十三米,宽二十五米的大家伙诞生才两个月,已经经过了十五次试航,一句话,效果不错!

    不说别的,光是看看它那个巨大的身躯,恐怕就会让见到的人兴奋不已了。跟原来的世界一样,大明帝国如今所有的高科技往往首先运用到战争之中。穿着军服挂少将军衔的总工程师陈景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正在给正德皇帝介绍这条飞艇。当然,他说的最多的还是军事方面的用途。

    他满脸兴奋向着同样兴奋的正德皇帝介绍说”皇上,这是大明最先进的鲲鹏级飞艇,是第三代飞艇,采用了木质框架,装备有四台六十五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已经非常的成熟。它可以搭载着八吨货物升空,或者搭载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货仓里面装满汽油的话,可以连续不断的飞行十五天,巡航速度一百公里每小时。理论航程可以达到两万公里。”

    陈景运越说越兴奋,他告诉正德皇帝明年开春以后,这艘飞艇将做一次跨洋飞行,目的地就是太平洋对岸的洛城。以检测这种飞艇的可靠性,为将来的大批量投产做最后的测试。朱厚照了解到眼前这艘“盛世大明”号飞艇还在加注氢气,全部准备完毕升空还需要三个小时时间,已经迫不及待的他有些失望。显然他来的太早了!

    正德皇帝只好耐着性子,在众人的陪同下,参观飞行中心的试验厂房。陈景运今天红光满面,作为齐王的得意门生,飞艇实验室的总负责人,他如今最大的愿望已经不是上天,而是何时能将这些秘密建造的飞艇投入使用。工厂里,又有两架巨大的木质骨架已经初步显现雏形。

    作为穿越者,朱厚炜自然不能用后世二十世纪初欧洲早期的软式艇身,但全硬壳艇身却又受限于材料,铝合金虽然有了,但性能还远远达不到航空铝材的标准,这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尤其是成本实在太高。所以才搞了这种半硬式飞艇。除了木质主骨架外,骨架之间还布设了大量的纵向和横向拉线,以增强艇身结构强度,等到骨架完成后,就要加上填充的气囊。

    鲲鹏级飞艇拥有整整三十六个庞大的独立气囊,可以让飞艇拥有超过三十六吨总浮力,装载也达到了八吨。每一个独立的气囊像舰船隔舱那样,可以大大减少气囊被刺穿后危险性,使飞行过程更加安全。完成了气囊的安装后,骨架就要开始蒙皮,外部蒙皮是用经过特殊处理的防水帆布做成的,缝合处也必须经过封胶处理,等到全部蒙皮完成后,还必须刷上一层厚厚的混合树脂,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遇上积雨云后遭遇电流引发燃烧。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齐王朱厚炜自然不能重蹈兴登堡号被雨水打湿遭遇电流引起花火的悲剧,所以还要求整个艇身都做静电处理,同时每个气囊也都需要封胶。即便这样,朱厚炜也不是特别放心。除非使用上氦气,要不然在他心中,这些飞艇依旧是颗能够飞行的大燃烧弹,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想办法确保安全。

    吊舱采用的也是木质框架,四台汽油发动机左右各两台悬挂于两侧,配合方向舵和双叶螺旋桨,全速启动的情况下,可以将飞艇的时速提升到每小时两百公里,在使用外挂汽油箱时可以连续飞行两千公里,如果货仓里面全部携带汽油,可以支撑十天的飞行。

    临近午时的时候,远处的草地中央,那艘“盛世大明”号飞艇已经出完了气,开始了起飞前的测试工作,在螺旋桨发出一阵阵嗡嗡声后,试飞员许昭熙带着几位艇员在正德皇帝羡慕眼神注视下,从容不迫的进入了吊舱进行出发前的试车。没办法,这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流程,所有人必须按章办事,哪怕你是皇帝。

    随着地面工作人员举起了一个红色的小旗子,捆绑飞艇的八根缆绳被解开,飞艇在众人的视线中开始缓缓升高。不过由于是试车,而且为了让皇帝和齐王都能看得清楚,所以飞艇并没有爬到很高,只保持了距离地面两百米左右,便开始左右机动测试飞行能力。随着飞艇遮蔽了冬日的阳光,在地面上投下一个巨大的阴影,仿佛一条巨大的鲸鱼飘在了空中。

    站在下面的正德皇帝此刻心中如同燃起了熊熊烈火,豪气顿升,大声命令道“陈景运,打信号,命令他们下来,朕要上天看看!”看到老师齐王点了点头,陈景运立刻发出了信号。没办法,正德皇帝要上天,朱厚炜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降落伞还是要准备的,哪怕两个人都没有经过跳伞训练,但出了问题总比等死要强。

    鲲鹏级飞艇装在艇舱两侧的涵道式螺旋桨可根据飞行员的操作而向上、下、左、右偏转,使飞艇上升、下降和向左、向右转向,远比最初单纯采用绳控尾翼要更加灵活自便。尤其是飞艇的降落。第一二代飞艇在降落时必须要依靠飞艇抛绳。单纯依靠人力或绞盘下拖,然后采用系留塔的方式才能降落。

    正因为如此,十年前就有了飞艇,但朱厚炜一直瞒着正德皇帝,想把技术再搞的成熟一点。主要是第一代,第二代飞艇安全系数都不高。朱厚炜太了解自己的这位大哥啦!如果让朱厚照知道了,没有谁能拦住他冒险。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作起死来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三代鲲鹏级飞艇就先进多了,光脑根据现有的条件进行计算后,提供的最佳方案。最根本的原因是涵道式螺旋桨终于定型了。有了涵道式螺旋桨的带动,飞艇一旦在高空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在发动机的带动下,利用涵道式螺旋桨实现紧急迫降,因此安全系数也提高了很多。这也是朱厚炜敢于让正德皇帝上去的根本原因。

    在正德皇帝的期盼下,这艘飞艇终于完成了测试,缓缓的降了下来。刚刚停稳打开舱门,正德皇帝就迫不及待的走了进去。吊舱外面蒙有防水布,分前中后三个舱室,舱室与艇身为整体结构,中间为动舱和货舱,前后两个较小的舱室分别为驾驶舱和乘客舱,三个舱室间相互有走廊联通。

    吊舱两边伸出去的支架上各装有两台六十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带动的涵道式螺旋桨。依靠涵道式发动机提供下降的动力,完全摆脱了原始的抛绳系留塔那种落后的降落方式,只要有一片开阔地,即便是湖泊、河流、海边都可以任意降落。

    正德皇帝没有去乘客舱,他直接进了驾驶舱,挥挥手赶开了副驾驶。一屁股就坐了下去,这个位置正好在艇长兼主驾驶许昭熙的旁边。见正德皇帝进来,许昭熙一脸紧张,正想要起身叩拜见礼,却被正德皇帝把手一伸拦住,吩咐“免了!不用分心。朕今天就坐在你旁边学习,好啦,不用管朕!所有人该干嘛就干嘛去。”

    那语气根本不容置疑。大家齐齐看向随后跟进来的齐王,朱厚炜无奈的耸耸肩,为众人打气“皇上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做,本王相信你们的技术。不用过分紧张,把平时的训练水平发挥出来就行了!”

    等所有人登艇就坐后,舱门马上就关闭锁死。有一个机组成员提醒所有人系好安全带,然后等待飞艇起飞。副驾驶员只好站在正德皇帝的侧面观察仪表,在得到动力仓内的灯光信号后。他大声喊道“报告艇长,四部发动机工作正常,尾翼操作正常!”

    紧接着各部门开始报告自己所在岗位的状况。这种庞大的大型飞艇包括艇长在内的驾驶员就多达五名,再加上领航员、通讯员、动力组四人、维护组五人,整个艇组人员多达十六人。

    “收到!给地面信号,盛世大明号已经做好升空准备,请松离系留绳!”身为艇长兼主驾驶的许昭熙在得到正常确认后,冷静的对着话筒下达指令。作为第一批飞艇驾驶员,许昭熙用自己的实际成绩证明自己是试飞中心目前的二十多名飞艇驾驶员中,技术最出色的飞艇驾驶员,因此才能有幸成为”盛世大明”号的首任艇长。

    很快,艇身忽然震动了一下,这是系留绳解开了,飞艇在浮力的作用下,缓缓的升了起来。飞艇起飞时很缓慢,甚至感觉不到是在上升,跟飞机起飞不一样。朱厚炜有点像坐电梯的感觉。所有的乘客只有看到窗外地面的物体越来越远才感觉是在上升。

    当达到一定的高度,许昭熙微微向后拉起前面的舵轮,飞艇头部微微抬起,在四台涵道式螺旋桨的作用下,开始加快了爬升的速度。等飞艇升到一定高度,大概是三百米高左右,就又开始水平飞行,这时候所有人可以解开安全带在乘务舱内移动了。为了减重,舱室墙壁目前采用的是蒙布,没有采用木板隔音。因此吊舱与外面并不隔音。发动机的噪音很大,上方艇体中间的螺旋桨声音更大。这螺旋桨是可以处于水平或者垂直两个方向朝向的。在起飞和降落阶段时有时候会处于垂直方向鼓风的位置,水平飞行时,螺旋桨向后鼓风。

    今天的天气不错,风也不大,飞艇的飞行阶段很平稳,没有感觉到颠簸,就跟坐最新的汽车在高速路上平稳直行时一样。转弯时也没有感觉到很急,缓慢的转弯,转弯半径很大所以基本感觉不到转弯。在乘员舱上往左右两边看看不到艇体,在乘员舱后面往后看,却能看到飞艇巨大的尾部。说来也奇怪,朱厚炜发现今天上来的二十几个人在飞艇上完全没有人有恐高。虽然在三百米高的飞艇上风透过小窗呼呼的吹,往下看感觉也很高,但是在飞艇上人们完全没恐高的感觉。转一圈后,飞艇开始飞回基地准备降落。降落时,飞艇的头部下倾以一个很大的角度靠近地面。在乘员舱内部时,感觉身体要向前滑落出座椅,当然,这也是要求所有乘客系安全带的原因。

    正在这时,正德皇帝突然制止许昭熙的动作,命令道“许昭熙,朕命令你不许下降!继续住上飞,飞到云上面去。朕今个儿要上青天览明月……”

    (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