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议事得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功走向了首席宝塌。

    是的,东晋时的会议席是这样布置的,中间一个矮塌坐位尊者,两边文武分列全是席子,席前也没有几案,有什么文件杂物的全放在身边的席面上,端的有不是地摊胜过地摊的即视感。

    议事在长史王修的主持下开始了,刘义真在听了一阵搞清楚众人各自的职位和地盘后,就没了兴趣。

    有了历史之挂,这些云遮雾绕、晦涩高深的叙事阐理式会谈对刘义真毫无意义。

    王镇恶被人攻讦的多一点,但人家温柔接受、低眉顺眼得让人无法深究;沈田子可能是个刺头,但就是没人找他麻烦,反而马屁声不绝。如果人人都是沈田子,那这就是一场团结胜利的表彰会了。

    再看长史王修,本欣喜于刘义真往好的方向转变,想通过这次议事让刘义真了解关中的实际情况,硬被会上各位的太极拳表演给气的吹胡子瞪眼。

    刘义真也怒极反笑,反正也没人在乎自己的意见,那就好好捋这些人的历史表现,看看能不能捋出一付猛药。

    长史王修,长安本土人,儒家(境界不详),早年南渡东晋入仕,勤恳忠厚、治国良材,死于刘义真前身之手。冤!

    安西司马(刘义真时任安西将军)王镇恶,前秦良相王猛之孙,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战功赫赫全凭脑和嘴,疑是反季节儒家(境界不详),死于沈田子之手。冤!惜!

    始平太守沈田子,东晋寒门,武道(罡劲),作战勇猛迅捷、世之猛将,然性格张扬、善嫉冲动,杀王后被刘义真前身所杀。活该!

    天水太守毛德祖,荥阳人,,武道(化劲),早年南渡东晋从军,一直与北胡作战,关中失守后续收北方,后于虎牢关5000兵扛北魏举国三分之一的军力200多天被俘,囚6年不降而亡,古往今来第一守城大师。壮哉!妙哉!

    雍州治中傅弘之,陕地泥阳人,官宦子弟,仙道(金丹),作战勇猛,性格谦和宽厚,关中失守后护刘义真断后,力敌三军后被俘,宁死不降死于赫连勃勃之手。烈哉!幸哉!

    中兵参军段宏,魔道(聚体),相当于仙道筑基,出身前已叙不提。

    骁骑校尉刘钦之,尚书左仆射刘穆之从侄,仙道(练气),聪慧好学,关中失守后于潼关战败被俘,不降而亡于夏国。幸甚!

    司州留守毛修之,东晋高门子弟,仙道(筑基),马屁高手,超级墙头草,极擅钻营讨巧,关中失守后于青泥兵败被俘,降夏,后夏灭降北魏,成就自我官场巅峰。可耻!

    雍州别驾韦华,长安本土人,士族,仙道(筑基),雍、襄晚渡家族族长。隆安三年举族叛晋归后秦,屡任高职,今年降晋,夏兵来犯后叛逃降夏,夏被灭后又复归晋,只有族利而无节操。无耻!

    点完了场上的众人,刘义真发现在场的活人虽鱼龙混杂,但好人还是比坏人多啊!利好之下心情舒畅起来,再想起年关将近,春节马上就要到来,竟情不自禁地哼起了贺岁歌.

    “我恭喜你发财!啊!我恭喜你精彩!嘿!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

    诶!诶!诶!有道理!已经有的好的用起来,不好的送出去,送不出去的盯起来,外面好的再引进来。

    我踏马的真是个天才!

    怎么才能做到刘德华哥哥唱的呢?

    灵光一闪,闪过千千计,要想顶呱呱!只能找爸爸!对,义真月下追太尉!损兵折将勃勃退!

    好计呀!妙计!

    刘义真正在这哼哼唧唧地胡思乱想,堂上众人都静了下来,面面相觑,最后只得长史王修开口。

    “大都督,属下都议得差不多了,都督可有何指教?”

    “很好,诸位都议得很好!这是一次圆满而又胜利的议事!诸位辛苦了,都散了吧,本都督想静静!”

    王修晕,议事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