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 147 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着韩琳之死,朝中局面发生了极其微妙的改变。

    有韩家七万兵马驻扎京城,幼帝在授韩珲为丞相一事上没有任何拖延。

    韩珲傍晚入宫请旨,幼帝连夜召翰墨入宫,即刻具旨颁发天下,又假惺惺地问韩琳近况。得知韩琳确实死了,幼帝再次夜开宫门,召见了礼部尚书,要求毕尚书连夜上门为韩琳治丧。

    好巧不巧的,这位毕尚书,就是两个月前才被韩琳狠狠得罪过的那一位。

    ——当初卫夫人查卢氏背景,骄兵悍将半夜敲开毕尚书的家门,当着毕尚书的面刑讯其弟媳。

    所谓刑不上大夫,实在是因为受刑之人毫无尊严可言。丈夫尚且受不了此等侮辱,何况妇人?毕尚书的弟媳妇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丞相府府卫肆意刑求,袒胸露乳血泪横流,事后就自杀了。

    对于毕尚书府上所受的羞辱闹剧,韩琳与卫夫人丝毫没放在心上,反而有一种“没把你老毕一起搞死算我给朝廷体面”的宽赦自得。事后伏传上门安抚,也只是给了毕尚书一个尴尬下台的梯子,否则,被丞相府如此上门欺辱,毕尚书哪有颜面继续在朝为官?

    礼部尚书管的都是锦上添花的职事,无兵无权,韩家确实可以不把他放在眼里。

    哪晓得两个月后,韩琳就死了。

    丧事落在了毕尚书的手里,朝廷交给毕尚书来操办。

    毕尚书得了旨意之后,出宫去跟韩珲商量,府上打算把故丞相韩公的丧棚搭在哪儿?

    治丧自然要搭灵堂。除了天家丧事要移灵拜庙之外,普通人家的灵堂都是搭在自己家里。尊长居主,卑幼居侧,古往今来的礼书都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分毫错漏。

    问题是,丞相府被炸平了大半,前厅也摆满了受伤的府卫奴婢,一片悲戚狼藉。

    毕尚书认为,这个烂七八糟的丞相府配不上韩琳的灵堂,问丧棚搭哪儿,就是想挪地方的意思。

    韩珲这会儿最重要的是站稳脚跟,那道授官旨意之后,还要给伏传敬茶,拜他为先生。 /

    进宫请旨这事搞不好要霸王硬上弓,韩珲就带着兵马自己去了,没让任何人围观,拜师此事则不同,伏传是肯定配合他的,他要召集如今不明真相、人心惶惶的韩家将领一同观礼,趁机解决安下之事——至于怎么给韩琳办丧事,那都要往后退一步。

    “此事朝廷既然交给尚书大人来办,还请大人指点。”韩珲忙得不可开交,随便指了一个心腹堂弟韩璐给毕尚书,“璐弟,你跟着毕大人,有事再来问我。”

    韩珲一直把韩珠文带在身边。

    兄终弟及不是正统,韩珠文在身边为他说话,省去他许多口舌。

    韩琳与韩珲几年前还掐得厉害,韩漱石下野之后,韩珲才跟在韩琳身边充作马前卒,这两年兄弟二人相处得还算平和,然而,许多早就跟随韩琳的老将老兵,对韩珲的习惯性厌恶还没有根除。

    这会儿韩琳突然去世,韩珲出面收拢兵权,这一波兵将自然有抵触之心。

    韩珠文跟在韩珲身边,冲着这边喊老叔,拉着那边喊阿父,哭着流泪说要共克时艰,说这也是伏先生的意思,许多想要闹事不服的兵将才沉默了下来。

    这时候韩璐匆匆忙忙过来,向韩珲告状:“珲哥,毕尚书说,没有去别家借屋子搭丧棚的道理,家里乱糟糟的也不像话,要不你明天进宫问问皇帝,跟皇帝借稷坛一用?反正那地方也是朝廷祭祀后稷英臣的地……”

    一句话没说完,韩珲嘴里咒骂一句,气冲冲地问道:“毕衡在哪儿?!”

    韩珠文连忙拉扯他:“珲叔息怒,千……”

    韩璐指了方向,韩珲已经大步流星冲了过去。那边毕尚书还在指挥礼部官员安排治丧诸事,正在低声说话,韩珲冷不丁冲到人群中,刷地拔出身边府卫佩戴的长刀,朝着毕尚书脖子上砍去!

    现场呆滞了片刻。

    看着毕尚书丢了脑袋的短粗身躯,礼部官员才从惊愕中醒来,纷纷走避。

    韩珲手中长刀带血,满眼赤红,对作鸟兽散的礼部官员放话:“你们都是朝廷供养的礼士,我家大哥遇袭身故,你们的尚书居然要我入宫对皇帝请旨,把我大哥的灵堂搭在稷坛。稷坛是什么地方?与社坛合祀天地万神古往今来帝王贤臣的地方!毕衡奸贼是要构陷我韩家不忠悖逆,我今日为朝廷除此奸臣,尔等为何走避?难道与他一党?!”

    不等礼部官员服软认错,韩珲紧绷了一天一夜的心态已经差不多崩了,举刀疯狂砍杀。

    韩珠文眼看拉扯不住,连忙吩咐身边人:“快去请伏先生!”

    现场围着的都是府卫,个个只认韩珲的命令。见韩珲抽刀砍人非但没有阻拦,还会帮着韩珲把走避的礼部官员推回场中,韩珲也是自幼习武、精勤修行,对付几个文官简直跟切菜没两样。韩珠文派出去找伏传的下人还没奔出院子,礼部来的官员就被杀光了。

    韩珲居然还不肯罢休,说:“当日就不该留下毕衡这祸患!我失父兄,奸险小人竟敢以治丧之名行构陷之事,今日大兄灵前喋血,不报此仇,岂能使大兄安稳于九泉之下?!点兵,毕府!”

    韩珠文慌忙上前:“叔父,您稍等片刻,此事还请三思……”

    韩珲对外人凶悍无比,对韩珠文还算温厚,一只手扶着韩珠文的肩膀,低声说:“他家与我们的仇结得深了,若不能斩草除根,焉知不复今日之事?你想一想,要把你爹灵堂放在稷坛的消息传出去了,外人可不会管这提议是他毕衡的还是我家的,只会认为我家桀骜不臣、窥伺皇城——”

    说到这里,韩珲声息更低,只有韩珠文才能听见:“你父我兄若在,咱们不惧流言。如今他不在了,你我若是立不稳,顷刻间就是天下共讨的下场!他有阴害之心,我有杀人立威之意,恰好了。”

    “再等两刻钟,你可来毕府阻我!珠文,我行恶事,你坐太平,阿叔必不负你。”

    这番话说完,韩珲将长刀上的鲜血擦在了韩珠文的袖子上:“走!”

    韩珠文只觉得耳旁轰隆隆地响着,被韩珲一番话说得浑身炸热、热泪盈眶。

    伏传闻讯赶来时,韩珲已经离开有一会儿了,韩珠文还站在门口,看着府卫将礼部官员的尸体一一捡起。伏传问道:“韩珲呢?”

    韩珠文如梦初醒:“他……去了毕衡家中。有一会儿了。”

    伏传非常诧异于韩珠文的反应,不过,这时候也没功夫责怪韩珠文为什么不阻止韩珲。

    韩珲去毕衡家里能有什么好事?总不能是专门去给毕家报丧的吧?

    伏传顾不得准备车马,直接飞身上屋檐,朝着礼部尚书府飞掠而去。

    礼部尚书府已经成了人间地狱。

    黑夜之中,四处灯烛燃烧,厮杀中有火烛曳地,点燃幔帐,顷刻间就烧了起来。

    一路上都是被砍到在地的奴婢仆从,断臂残肢,满地鲜血。不止韩珲憋着一口气没处释放,随他来砍杀的府卫也是一样——丞相府里死了许多同袍,无处复仇,满心悲戚。

    偏偏酿造此惨案的是韩漱石。

    子不言父过,丞相府这么大的亏都吃了,居然不敢大声控诉,不敢竖起韩漱石当靶子来打。

    韩家上下都是憋屈无比,都沉浸在一种“死也白死了”的痛苦中。

    这种时候,毕衡来撞枪口了。

    毕衡认为韩琳死后,丞相府无人治内一片混乱,想要借着死后哀荣与无限膨胀的权欲栽赃不臣,哪晓得主事的韩珲庶出谨慎,一辈子被礼法束缚,没有那么嫡出的韩琳那么狂妄。

    若掌事的是韩琳,把灵堂搭到稷坛的事他是干得出来的。

    可惜,韩珲不是韩琳。

    毕衡一着不慎就成了韩家上下宣泄愤怒悲戚的靶子,韩珲既要立威震慑各方势力,也要纾解家中府卫受创后的情绪,整个礼部尚书府就遭殃了。

    伏传飞身上墙,怒道:“住手!”

    礼部尚书府火光四起,毕竟还是黑夜,伏传站在墙上,没人看清他的身影。

    然而,他的声音太熟悉了。多数府卫都曾在战场中听过他的指点,受伤时得过他的救护安慰。毕竟韩琳死了才一天,所有人都还没有摆脱从前的习惯——韩琳命令最大,其次就听伏先生的话。

    至于韩珲?他不也要听伏先生的吩咐么?

    “撤出去。”伏传吩咐。

    被伏传喝止的府卫都乖乖退到了礼部尚书府外待命,伏传一处处搜寻,找到韩珲时,毕衡家中血亲几乎被屠杀殆尽,只剩下一个不大受宠养在偏僻处的妾室,养着一个不到两岁的女儿。

    伏传紧盯着韩珲的双眼,见他满身鲜血,长刀还残留着血肉,半晌才说:“回去。”

    韩珲将举起的火把扔在毕府正堂之中,提着刀冷冷转身。

    ※

    礼部尚书府的灭门惨案震惊了整个京城,幼帝为毕衡之死大为光火,认为韩珲太过凶蛮。

    然而,说什么都没有用。韩家七万兵马驻扎京城,至少京城之中没有人敢与韩家掰腕子。幼帝在宫中暗搓搓跳脚一番之后,让宫监亲自到丞相府慰问,并且安排礼部侍郎再次上门,为韩琳治丧。

    来的这位礼部侍郎就是邓太后的亲弟弟,承恩侯邓否。这位侍郎没什么本事,身为礼部侍郎,好像连礼记礼仪都没读清楚,办事全靠身边的文书写字。只一条,长得温和英俊,见人就含蓄地微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根本不好意思怼他的和善知觉。

    最重要的是,邓否和卫夫人的弟弟卫籍是多年好友。他领旨来办差时,顺道把卫籍也拽来了。

    ——说来说去,也是怕被砍。

    经历礼部尚书府灭门之事后,韩珲凶名在外。

    最终韩琳的丧事仍在定在坍塌了大半的丞相府举办,礼部官员与卫夫人娘家打了主力,丞相府则忙着打扫战场,修葺被炸得粉碎的屋舍。

    伏传每天都在丞相府忙碌。

    谢青鹤与他不同,安置好丞相府的重伤员之后,他就告辞回去了。在丞相府施救那日耽误了皇帝的丹青课,次日又是休息日,他也没有催促伏传回家陪伴,自己在家里写写画画,闲了一日。

    到第三天上,丞相府里吹吹打打,谢青鹤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再次进宫为幼帝授课。

    幼帝完全无心听课,一路旁敲侧击,询问谢青鹤的态度。

    谢青鹤将两盘点心都放在幼帝跟前,说:“陛下吃得下么?”

    幼帝一愣。

    谢青鹤拣了一块红豆饼给幼帝,说:“吃一口就饱了,就别惦记盘里的。”

    想要对韩家趁火打劫,那也是河阳世家才吃得进的算盘,幼帝如今除了老老实实坐看风云起,压根儿就没有上桌游戏的资格。

    幼帝接过他给的红豆饼,慢慢悠悠吃了下去,点滴不剩:“朕总会长大,总会有更大的胃口。”

    谢青鹤充耳不闻,擦了擦手,下课出宫。

    ※

    伏传又是忙到入夜才回来,谢青鹤给他留了消暑的凉茶,他喝了一碗才上床。

    自从韩琳死后,伏传情绪一直不好,惟有谢青鹤给他做了早晚的规矩,他才能纾解一些。这一夜天气非常闷热,谢青鹤开窗透风,床前支了屏风,两人也没有被盖,雨歇云收之后就歪在凉席上。

    “若为了稳住如今的局面,我就得忍着,忍着。”伏传恹恹的说。

    谢青鹤睡在他身边,静静不发一言。

    “可他带人去礼部尚书府上肆意砍杀的画面,一直在我眼前,我无法释怀。我与韩琳这么些年,手上也沾了无数鲜血,我杀过人见过血,韩琳也是心冷如铁……我们只在战场上杀人。”

    伏传不大舒服地翻过身,后颈仍是枕在谢青鹤的胳膊上:“他对我说,杀人是为立威,也是为了安抚住府卫。还说此举污了他的名声,以后肯定会把兵权还给韩珠文。说得头头是道!”

    这就是伏传最不舒服的一点。韩珲杀了那么多无辜者,却在扮演义士的角

    谢青鹤仍是不说话,只用手在伏传肩背上轻轻抚摩。如此酷暑天气,他的手掌依然保持着清爽,抚摩伏传时没有半点汗渍黏腻,掐着经络穴位时轻时重,伏传被他揉得脚趾抠起,满心清凉。

    “韩珠文还是太小了些。”伏传叹息。

    如果韩珠文再大三五岁,单凭韩珲去毕衡家中砍杀的残暴,他绝不会让韩珲活过第二天。

    “你对韩珲如此不满,外人看不出来么?”谢青鹤突然问。

    伏传干脆翻身趴在床上,说:“我也顾不上拾掇他。韩琳遇袭的消息传出之后,外郡必要生乱。我如今还担心韩漱石的去向——他跑了出去,想要窃取外边驻兵的兵权,未必不能成功。已经给各地大营都去了急令,就怕赶不及……”

    “我与韩琳辛苦经营几年,眼看着一点点平安了,一夕之间就天下大乱!”伏传深为沮丧。

    “知道为什么这么难么?”谢青鹤问。

    伏传沉默片刻,说:“兵马不是我的。”

    “早几年偷懒窃据他人根基,今日难免要受他人挟持。要么你就去处死韩珲,慢慢收拾残局,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放平心态,图谋全功。”谢青鹤将他不大开心的脑袋往怀里掂了掂,将他深深揽入,“你如今的情绪都是不必要的,于事无补,于己无益。”

    何况,伏传情绪不好,起居坐卧都不开心,连二人敦伦都带了些恹恹,谢青鹤也很不舒服。

    “俗世诸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诸事妥帖,难免要戕心妥协。”

    谢青鹤指了指竖在二人卧室里的□□,安慰伏传:“你若实在受不了,这就去把他杀了。”

    谢青鹤处事的心态与伏传不一样。

    这六年之中,伏传与韩琳一步步相扶至今,付出了许多,很难舍弃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他对韩珲的忌惮是投鼠忌器。韩珲展露出的残暴已经让伏传极其厌恶,为了如今的局面,又不得不妥协。

    谢青鹤是真的觉得无所谓。韩琳死了,韩珲不是好选择,还可以扶持韩珠文。

    韩珠文扶不起来,无非是韩琳遗留下来的势力四分五裂。

    事实上,伏传的道德标准已经伤害了他在世俗经营权势的平和心态,他的脾气不收敛,对韩珲杀又不能杀,忍又忍不住,如此厌恶韩珲,也很可能导致韩琳留下来的势力四分五裂——

    伏传认定谢青鹤是在嘲讽自己,不大高兴地说:“当初直接扶持韩琳的决定,大师兄也不曾反对。韩琳身死更是我不能预测的变故。我身在局中不得自由,为了局势平稳,不得不忍受滥杀无辜的韩珲在我跟前耀武扬威,稍微有些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师兄又责怪我心修无用?!”

    这番话说得可不怎么客气。谢青鹤从未受过这样的顶撞,略有些吃惊。

    二人本是躺在床上说闲话,伏传居然霍地从床上坐了起来,也指着那柄□□:“我就只会提枪杀人。大师兄是嘲笑我么?”

    谢青鹤不愿与他争嘴,解释安慰道:“小师弟误会了。我没有责问心修的意思,也不是……”

    “那你要我去把韩珲杀了是什么意思?”伏传气呼呼地打断他的话:“这时候我能杀了韩珲吗?他才拿到了受封丞相的圣旨,又在韩家家臣面前拜我为师,我若翻脸杀他,底下人岂能不做乱?早知今日,我早早地与韩琳议婚,成了他的遗孀,也不必这么左右为难!”

    伏传就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