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承安伯府在阳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爷还真算不得什么。当今皇上德昭陛下,也差不多忘记了他张家的存在,无他,张家近几辈男儿于沙场,无寸功可表也就算了,最近偏偏还闹出马踏联营的笑话,当然是踏大南朝这边的。听说气得当今陛下摔了砚池,还动起革爵的念头。这爵位如何革得,必须得想办法活动啊,于是各种走路子,找关系,买口舌,自是银钱花费无数,几近累世之财,才堪堪打消皇帝革爵的想法。

    他很不想把自己和败家子划上等号,但张家累世之财确确实实是从他手上出去的。自家虽然封地不小,拥有一县之地的两成抽利,还有城北的自家农庄,可奈何天公不作美,近两年收成低的可怜。好歹自己也是承安伯,总不能看着家乡父老饿俘遍地,多多少少也得接济些灾民,承安伯府的名头可堕不得。可偏偏北地边城战事糜烂,难民过境是一批又一批,虽是往南边驱赶了不少,但总不能做绝,总有些到阳泽地头后就再也走不动的……这么多张嘴,哪怕更多的是清汤粥,也让承安伯如有抽血之感,苦不堪言,偏偏还得倒马不倒架子。

    这也就罢了,他张家总的说来是武将世家。武将上阵虽然领的兵是朝廷的,但武将可不能单枪匹马,家将亲兵总是要养的,否则武将出征在外安全谁来保障,生活质量如何保证,所以蓄养家将只要在朝廷额数之内都是许可的,况且家将也是各旗武将最具战力之所在,往往也是战场胜败的关键。

    至于朝廷主力更多的是凑人头。因贪墨,吃空饷,一帮子兵看似不少,奈何老的老少的少,疏于操练,年轻力壮的在外营生打工,花钱买缺席,能打能杀的没几个。打打顺风仗还行,扶危济困那是扯淡。

    武将世家的存在是依附于军功的,随着官兵兵员素质的下降,武将想要获取战功,加强私兵势在必行。增强私兵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得花费银钱啊。承安伯张洪刚现在最头痛的就是银钱……

    武将是不屑于坐轿的,可偏偏他的小女儿要跟着出来玩。有了小轿,马速自是快不起来。

    自家闺女乃正房夫人所出,自是宝贝的不成,要星星不给月亮。闺名雅薇,长相随夫人,出落得亭亭玉立,虽说年龄尚幼刚进十三岁,已是娇美之姿,诗词女红倒也过去的。不久前许了婆家西山候世子,良缘,确实乃伯府之庆幸。拉拢西山候,不管怎么说于避免革爵之事是大大有功的,至于些许刁蛮自当可以忽略。

    冬天天气干燥,张宏刚有些口干,入城后便在上了城楼旁的茶楼,可张雅薇不喜茶楼安静,遂告之要上街玩耍。张宏刚笑骂了一句,便放任带着丫鬟自去。

    早就憋坏的伯府小姐张雅薇,立即如出笼之鸟,不好好游乐一番如何对得住自己。天天宅在伯府熟读女书女戒女训,又不科举,女子读之何用。偏偏又和西山侯府结了亲,每日规矩婆婆教育繁多,她是苦不堪言。今日好不容易求得与父亲去看农庄,如今得了出门游玩的机会,怎得浪费,不然等过几年,嫁入侯府,想玩都没机会,此时不乐,更待何时。

    十年如一日的街头,没有太多的变化,偏偏好想出来玩,临着玩时,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致。满大街找不着一件稀罕物事,真是让人扫兴啊,连个杂耍的都没有呢。

    突然间,对面头绳摊子前那个小丫头头上的发夹让他眼睛一亮,这种头饰她自是不曾见过的。此时女子多用簪子钗之类,或是有少年女娃留马尾辫,但也多以头绳或是丝带束系。蝴蝶翼状,还有一只调皮可爱的猫猫头,显得童趣十足,材质她也不曾见过,那扣具还能闪闪发亮,非金非银,做工绝对谈不上繁琐精妙。那物件造型倒也普通,银楼打造的话完全没有问题,可偏偏就是那只调皮可爱的猫猫头,画龙点睛之笔,一种匠心独具旷旷大方的另类和谐美感。

    这东西她张雅薇要定了。便对身边的丫鬟的使了一个眼色,问问她哪里有卖的,如果街上没的卖,能跟这小女孩买下来最好,毕竟闹市街头,抢总是有损形象的嘛。

    此时一身农家小女儿装扮的苏妍墨,自是不知道有人觊觎自己马尾辫上的凯缇猫蝴蝶结发夹。只是一个女孩走过来拉了一下她的胳膊:

    “你好小妹妹,我想问一下,你头上扎辫子的这个东西叫什么,哪有卖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