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承安伯府在阳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下快了过年了,苏妍墨打算顺道从阳泽县城采买些年货。好歹自己身边有几个人,可不能亏待了人家,怎么说也是新社会来人,自然没想过克扣员工福利,巨大的生产力文明差距,这些小动作完全不值当。

    寻找那个苏妍墨的家人无果,心情也很是有些失落,必须自我调节一下。作为一个女孩子,有什么比逛街还有的效果的么。

    眼下的阳泽县城,听棒槌说人口密度是比以前大了很多,一部分是北边边城的难民滞留在城里,另一部分则是当地进城采买年货的居民。但苏妍墨自是后来人的眼光,她只感觉的是萧条,没有半点繁华。好吧,他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繁华”。便让棒槌在客栈驻停了马车,要了个房间存放物品。

    胭脂脂粉她是没兴趣逛的,太低劣。她可是从快递包裹中拆出了好几瓶的孩儿面,那可是甩这些好几条街。无非也就是吃食而已,至于衣衫花娘和喜妹的手艺,包括自己都还不错的,再说还有一台缝纫机还没安装。布料有的是,宋家送的,自己之前采买的,棉布与丝绸各占一部分,只是按现代人的眼光看去,除了丝绸,布匹色泽不是很好,但好歹也是绿色环保的,无半点化纤材料。

    蜜饯与甜枣,大致是珍妮儿的最爱,好吧,自己也喜欢。腊肠要买的,肉食就算了,太远了,带着不方便,不如到时候让大棒槌去黄崖村旁的镇子上采买,那里要近很多。

    美好在于发现,尽管对这个时代的商品,苏妍墨是抱着批判与指点来的,但依旧买了不少。比如老虎鞋,她就记得自己从小到大就没穿过,工业制品的时代,很少有人去做。现在就可以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必须要买的,反正又不贵。不差钱。

    昨天宋家大小姐还给了她不少银钱,是最近玩泥巴的分红。整整三百两,但她没取那么多,做人要厚道。管理筹建工场,资源整合,营销线路都是人家自己的,忙的是人家,自己只是出个法子。便取了一百两,并说以此作数,以后就按该比例分成即可。寻常人家三四两银子即可过个肥年,也必定不能克薄了自己。

    对商品的观察,使其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又多了几分,按说应该在十六世纪中后期就传入这片黄土地的一些农作物,依然不见其踪影,土豆,玉米,甘薯,花生是一样也不见。上次逛黄崖村旁的小镇还以为视界过于狭窄,这次再逛逛这个运河边上相对发达的县城,没想到也是一样。时间上算算超过五十年之多,早就应该渗透至各地。

    虽说大南朝海禁片板不得下海的政策厉害,但总架不住走私商人甘为利润抛弃一切的热情。更大的可能是这个时空的欧洲人还没到达美洲大陆,船翻了?还是环球季风航线哪一个环节开发失败,大西洋还是太平洋?还是欧洲也在搞海禁?搞不清楚的,也没地方好询问?

    宋家是走镖生意的,无论海运还是陆地运输,总之都算作物流行业,他家的情报也算到位。

    通过和宋大小姐的聊天中,了解了一下这个时空的海运,欧罗巴是有的,穿越印度洋季风航线,也有些大船停靠江浙,两广一带,互市的产品多是中东的椰枣,阿拉伯马、香料之类,且由于没有官方主导,互市规模并不大,只能算官府睁只眼闭只眼的走私贸易。

    宋小姐自己就曾去江浙府打造宝剑,曾跟着其父宋晋波参与过海市,透过翻译水手的居多发财路线中并不存在美洲,也不曾提到苏妍墨说的这几种农作物或者类似异名农作物。基本上可以断定,欧洲人还没到达美洲或者太平洋航线开发失败。

    欧洲遭遇了什么,及其海运情况搞不清楚,但自己可以搞清楚的是,自己手头那些农作物的价值,那就是人无我有,还独此一家。

    尽管这个时代的这不好那不好,还是采买了一大车,这不又让棒槌把东西送客栈房间。她又看到了卖头绳的,女子扎辫子要用,得给喜妹和珍妮儿买些,自己也可以用,嗯,得挑好看的。

    承安伯张宏刚从北城外的庄子回来,不禁有些烦闷。他张家祖上累历战功,世袭伯爵封地阳泽,传至他这已经两百多年。

    虽说这阳泽几近他张家天下,但拉出去一比,一个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