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狐子的手背,示意撮紧。

    “青狐,这样握刀,你再听声。”

    呲,呲,呲……

    “先……”石狐子原本是集中了注意力在刀尖,被秦郁捏住手,又有些分神。

    冬日还未到,秦郁的手已是冰凉。

    “先生。”石狐子回过神,问道,“先生的意思是,我的握刀手势不对么?”

    秦郁说道:“手势是个人的习惯,没有对错,只不过,在给剑器铭文的时候,一个人运刀的轻与重、起与伏、徐疾与顿挫,往往很容易暴露他制范的路数。”

    石狐子道:“这是什么意思?”

    秦郁道:“刻铭文的方法很多,或是一刀连成,或是刀刀相接,人人偏好不同,然而,大多数时候,这偏好是从他们刻范的习惯中生成的。以魏国兵器为例,你看,各式铭文虽多,但按派系分,也无异于六类,其中,像你这样掴刀的,切割范片时往往就是自上往下,从剑锋处算起,每三寸留一个榫头,对也不对?”

    石狐子又是一怔。

    他的范节位置全部被秦郁说对了。这就意味着,即使一把剑的表面已经处理得完美无瑕,但只要工师在做铭文时运刀不谨慎,还是会被有心的人摸出破绽。

    石狐子没想到,今日这一课,秦郁从各地的铭文说起,没有查阅一册资料,竟仅凭记忆,把魏国不同区域不同工师生产的长剑的破绽所在,全部教给了自己。

    秦郁并非在胡乱揣测,这些经验,是他游历各地,靠收集案例而积累起来的。他说得这么多,一方面是起兴,另方面,他想试一试石狐子接受知识的速度。

    石狐子却像一朵可爱的棉花,越吸收水分,越晶莹丰润,连一滴都不曾漏下。

    不知不觉,师徒论了一天铭文。

    结束之时,窗前洒满夕光。

    秦郁看着石狐子收拾刀具。

    “先生。”石狐子道。

    “嗯,怎么。”秦郁笑道。

    石狐子说道:“你的手那么凉,今天晚上,我给你端一个炭火盆在屋子内吧。”

    秦郁张开口,本想说一句感谢之类的话,又实在吐不出,于是憋了回去。他确实冷,但季节不到,寨里物资少,只有采苹能用炭取暖,他也不好意思特殊化。

    “不必,青狐。”

    十月末,采苹临盆,她在瘟疫横行、物资匮乏的山寨里生了一个健康的女孩。

    采苹让秦郁给孩子取名字。

    秦郁想了一想,名季,少女的意思。

    再后来,为保证安全,秦郁让石狐子在山道和房屋附近牵线挂风铃,一旦有人走过,铃就会响,如此,白天的时候铃声悦耳动听,晚上也可以起到警醒作用。

    寨中的气氛却到底是越来越不妙,甚至有一次,甘棠抓到匪贼偷看采苹喂奶。

    没有人说出来,可谁都知道,焦虑正在弥漫,两边的人迟早要爆发一场械斗。

    直到那一夜。

    石狐子从寨中的喧闹中惊醒,脚步轰隆,不仅风铃,连哨楼的锣鼓都在叫啸。

    “有官军!”

    “官军上山了!”

    乌雀离枝,鼠兔惊走山林。

    一片混乱。

    师门在混乱中集合。

    “别慌,应不是官。”秦郁只说这么一句,便坐在走廊里,和大家共同守寨。

    匪帮拿起了剑,堵在寨门之前。

    马蹄声伴着马鸣由远至近,便见十余位身穿黑白相交的长袍的游士从山道飞驰而来。哨楼射箭,长袍士子挥舞长剑,借着月光,一支接一支挡开杂乱的箭矢。

    匪帮足足百人,被这阵势吓得惊慌失措,匪头子一声令下,正要杀出去……

    “看剑!”

    “啊!”

    对面纵马的士子挥臂而下,一剑,拍在匪头子的手背,敲掉了匪头子的武器。

    气势如虹。

    匪帮怕了,他们从未见过那样的剑,剑身长直无锋,劈砍时亮如天上的闪电。

    “张公乡的听着!安邑郡守今年在景山之下划了地给你们,速去登记户籍!”

    士子亮出一张印章丝帛,匪头子爬起来,眯着眼瞧了半天,突然抱头痛哭。“我们错了,我们初来这山头……”士子往寨中走,匪帮纷纷退散,让出一条路。

    “秦郁何在?”

    路的尽头是桃氏师门众人。

    秦郁起身。

    石狐子把秦亚藏进里屋,自己再出来。

    月下,只见那士子剑眉星目,挺拔似青松,一袭黑白相交的长袍随风飘拂。

    石狐子认得这样的装束,先前在安邑取炭,来送炭的人便是一模一样的打扮,然而此刻,他不能确定对方的来意,便是攥紧了手心,一横眉,挡在秦郁的前面。

    “我就是秦郁。”石狐子道。

    “你,矮了那么一点。”

    石狐子一愣。

    士子炯炯的目光越过了他,看向秦郁。

    “秦郁,你何时又收了一个徒弟?还别告诉我,这根柴火棍,就是石狐子。”

    秦郁笑了笑,匀袖行礼。

    “无有兄,别来无恙,他正是我徒石狐,年纪也不小了,只是个头长得很慢。”

    翟无有收起无锋之剑。

    其后十八位子弟一齐跃下马背,“哗”地收剑入鞘,掀起地面的几层秋叶。

    石狐子听见了一声口号。

    “兼爱,非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