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送,还是不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棩刚在心里感叹完大明的消逝,刑曹判书李庆亿就出列禀告了有人自称大明使者,已经在济州岛上岸了。

    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李棩问道:“大明延平王?这是何人?”

    朝鲜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消息来源又受到清廷的遮蔽,因此在日本大名鼎鼎的郑氏家族,却未曾进入过朝鲜国王的视野里。

    从昨晚凌晨接到急报开始,李庆亿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早已经倒背如流了,此时便按照昨晚送来的汇报,开始一五一十的说起来。

    听完了李庆亿的汇报,李棩沉默了许久,最后总结道:

    “依爱卿说法,那汉人李逸澜,自称是大明延平王派去日本的使者,还携带有大明永历皇帝所颁发的《大统历》以及延平王的手信?”

    “正是如此。”

    李庆亿强忍住心里的冲动,没有把急报中最让他痛心的那部分说出来:济州粮行被李逸澜一锅端了,而粮行掌柜,也就是他李庆亿的侄子李祥,更是被李逸澜纠结暴民给杀死了。

    回到了东班行列中,李庆亿一声长叹:正是因为死的是自己的侄子,被端的是自己的小金库,他才不能在这个时候说出来。

    至少,这个消息不能由他的口传递给王上。

    过两天,等全罗道的正式汇报送到王上的案前,再由一个大臣去点出济州粮行掌柜的身份,效果才是最好的。

    现在李庆亿要做的,就是趁着闵维重等山党还没有准备的时候,在这次朝会中就把明使的命运给定下来!

    ......

    李棩心中暗叹,这事一看就不容易处理。济州、济州,自己不是刚把那个不识趣的李璌给打发到济州去吗。

    至于为什么是李庆亿先站出来汇报,李棩心里清楚,在济州,汉党有个粮行,说不定就是从那里得来的消息。

    只不过既然李庆亿不主动说,李棩也没有必要节外生枝,早点把事情敲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

    涉及明、清这样的话题,总是容易引起朝野的震荡,拖得越久越不利。

    李棩先象征性地征求了一下领议政洪命夏的意见。

    “洪议政,这事你怎么看?”

    洪命夏已经年过六旬,在朝野党争的背景下,他这个年老力衰,同时又毫无背景的领议政,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宰相罢了。

    两个月前,洪命夏就已经称病请求还乡,但是李棩执意不许。

    虽然站在东班的最前列,但是如果不是李棩点了名,在这场朝议中,洪命夏根本不会说一句话。

    “咳,咳咳。”洪命夏咳嗽了两声,好一会才开口道,“按照我东国法例,凡漂流到我国者,核实身份后,一律遣送原籍。也就是说,按照法例,应当把这些漂流人送去北京,再由清国定夺。”

    “不过,这些漂流人若真是大明使者,那么一旦送去清国,又有违大明对我东国的恩义。”

    说道最后,洪命夏轻抚自己的胡须,叹息道:“此可谓两难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