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意义之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从这个角度出发,那么一切的认知,又可以归结为不同的信息耦合。见到一个人,跟他打招呼,交朋友或者相互仇恨,大打出手,取决于双方的相互认知,即耦合方式。

    微观也是一样,从四大基本力开始,所有的物理规则都是信息耦合的统计结果。智慧文明的秩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力,假如有一种比人类大得多得多的智慧生命,他们可以将人类看做一种基本粒子,那么人类之间,就有一种叫“文明”的力,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从而使人类文明呈现出若干宏观规律。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而人类遵循文明的秩序,目的无非是突破自然法则,获得对世界更多的选择权,或者说,为的就是“自由”,牺牲低级的自由,换取高级的自由。比如想要获得安全便利的交通自由,每个人就必须遵守交规,牺牲想走就走的自由;想要获得安全,不会随时被人袭击的自由,就得人人遵守法律,牺牲为所欲为的自由。

    一个清晰的理论模型出现在傅斌的意识中:这个世界的法则分为了两个部分,自然法则和文明法则,两者贯穿了这个世界的一切存在,赋予它们一个概念——意义。

    这虽然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但它已经非常稳固,它没有边界,却又层级分明,大中有小,小中见大,有如自成一个宇宙,因此这个模型可以称之为——意义之塔。(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lt;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lt;更¥新/速¥度最&amp;駃=0

    整个“意义之塔”有如两座互为倒影的金字塔,上下两半分别为文明法则与自然法则,两者又各自包含多个层次,由下至上粗略可分为基本法则、物理法则、生命法则、人性法则、社会法则、理想法则六个层面。前三层为自然法则,后三层为文明法则。

    而从中,可以得到一条基本的规律:越基础的自然法则越难违反,越高级的文明法则越难遵循。

    这条定理使得这个理论模型呈现出它互为倒影的双金字塔结构,并且其中还隐含它的反相解读——要突破任何自然法则,都要遵循一定的文明法则,精神永生技术就是这条定理完美的例证。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同时,对自然法则的突破,也有助于建立更高级的文明法则,比如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反腐,使贪腐几乎无所遁形,解决了中国几千年来无法解决的难题,清明的政治下,也才有了飞速的科技进步,成就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威势。

    意义之塔现在只有这一条支柱定律,而想要真正成为一种可用的高级引导模型,还需要总结出更多的定律,并填充很多的数学模型和细节公式。对此,傅斌隐约还有些想法,需要深思熟虑,仔细推导验证,才能确立。

    当模型框架建立的时候,傅斌醒了过来。确实又在复活中心,身体跟上次一样虚弱,不过精神不错,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能力,发现熵能少得可怜,明夷天心却有了明显的进步,感知和计算能力更清析了。自己这套理念的完善,虽说不能完全归功于这次复活,但确实也有助力,这让他的郁闷心情好了一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