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决定因素是人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仅仅是解决点工人就业岗位的问题,这座新兴的机械厂肯定有足够多的订单——那就意味着企业有足够多的利润,能够给当地缴纳足够多的税金,让本地财政收入进一步提高!

    这么做本无可厚非,反正以倪杰的角度来看,建厂建在哪儿不是建?还不如就放在和源市呢!

    看来,符可为那边自己还真不能随随便便给个答复,得综合考虑考虑才行。

    “东峰,今天上午符可为也给我打了个电话,内容是……”钟白马上把早上电话中的内容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余东峰。

    余东峰听后当然没有钟白那么淡定,怒气已经写满了他整个脸庞!

    “这些厂领导真不是东西!”余东峰差点就直接爆粗口了“我们忙死忙活,都把整个公司的家当搭上了,他们还在背后打这种小算盘?真特么就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是吗?真就不怕我们不搞机械厂,全进口撂下不管了?钟白,我现在只要你一句话,这事儿还搞不搞?要是不搞,我立马停手!妈的,给国家做个好事儿就这么让人憋屈吗?”

    “你不要激动。”钟白没想到余东峰火气这么大,赶紧顺手递上一瓶玻璃瓶豆奶“喝两口豆奶消消火。符可为这事儿,未必是他这么想的,我想最主要还是和源市方面动了心,想咱们把厂址就定在和源市,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最多只能算是手段现实了一点,这样无可厚非,不过……”

    “不过什么?”听钟白疑似先抑后扬的语气,余东峰灌了一口豆奶,追问道。

    “建厂这件事,选址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钟白淡淡的回答道。

    “啥?你上次不是告诉我,选址定下来之后,机械厂的建设就可以全面启动么?现在咋又不是决定性因素了?”余东峰显然一头雾水。

    钟白却并没有马上回答他的疑问,而是拿起了盘子里一块金黄酥脆的现炸酥肉,塞进口中咯嘣咯嘣的咀嚼了起来。

    尽管钟白的确有种被别人摆布的不爽感,但是关于建厂这件事儿,还有一点之前从未告诉他人的是……

    选址的确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建厂的钱,除了600万的预收货款之外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既然连年亏损的矿山都能贷到款,那一家拥有新技术、新产品的机械厂凭啥就不能从银行贷款了?

    现在余东峰差的,不是地皮和选址地对新机械厂的优惠政策,差的是生产线和生产人才啊!

    这些东西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生产线需要从乌克兰先引进,这涉及到外事方面的运作,还有具体乌克兰那边有意向出售生产线的厂家,这儿姑且就把乌迪尔厂算一个吧,因为厂长伊凡之前就曾经在接触中透露过他们有意更换生产线的迹象,可以过去和他谈嘛。

    但关键在于后面的生产人才!

    布朗和瑞奇目前已经和白峰贸易有限公司签了“卖身契”,已经算是自己人了,但仅凭他俩还不够!

    挖乌克兰那边的工程师?

    这个话钟白可不敢说一定成功,毕竟你买人家准备更新的设备生产线,那基本是钱和外事政策的问题,只要没有什么卡关的现象出现,这迟早都是可以进入华国国内的。

    但挖别人的人,这可就不容易了!

    要知道现在是1982年,不是2020年,苏国乌克兰的条件远比华国优越,还没有出现上一世那种“乌克兰航母设计师下岗待业”的惨淡局面,至少在他们国内,这类人才是不愁饭碗的,你想挖人家到一家华国新成立的机械厂上班?

    这可能性极低好吧!

    钟白差点就把那句经典的“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脱口而出之时,才意识到现在只不过是1982年,还是20世纪呢!

    “矿山开采方面的人才,才是我们目前最急需的资源!”钟白指着火锅中央最沸腾之处,点出了当前的重点“咱们得找人!”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