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不是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和应如是他们不一样的是,孙昀他们的纪录片,主题并非是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未来,而是一个年过耄耋、却依然仪态万方的老人,她的一生中和琵琶的点点滴滴,从民国时期一直到年过耄耋,琵琶在她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纪录片的主题,也以小见大,一个老人在华国近代变迁的岁月中,她的一生。

    等到孙昀他们组的片子播放完之后,应如是的手心都是汗。

    之前看美国和法国的片子时,她还没有觉得压力山大,毕竟那两个片子她都看出了欠缺的地方,能被她看出了欠缺的地方,也就意味着,在评委的眼中,可能还有更多的缺陷,但是《琵琶私语》,不管是在利益上,还是在时间跨度上,都和应如是他们组的片子不相上下,甚至于,应如是私心认为,《琵琶私语》要更胜一筹。

    就在此时,柏文远看出了应如是的紧张,遂伸出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轻声道:“我们的片子更优秀。”

    紧接着就开始播放应如是他们组的片子《修旧如旧》了。

    片子的开头,是一个肃穆的追悼会,那是京剧大师唐文彬老先生的追悼会,对于如今已经凤毛麟角的男旦角儿演员而言,这却仿佛预示着一个时代的正式落幕。 <a href="http://www.x81zw.com/" target="_blank">www.x81zw.com/</a>

    阴沉的天空淅淅沥沥的落着小雨,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无不身着黑色衣裳,表情哀痛,此时,镜头一转,是一个学校,学校里的学生正在表演唐文彬老先生当年最著名的选段《贵妃醉酒》,以此来表达对唐老先生离世的哀痛和对他的敬重。

    一边是生命的消逝,一边是象征着希望的孩子们正在表演《贵妃醉酒》,新旧交替。

    整个影片,以两条线讲述了四个故事,京剧老生大家杜成蹊、京剧学校里最小的花旦陶陶、京剧学校里唯一的男旦秦思哲、学校里学的最好的丑角孟西,这四个人物,不管是家庭方面的矛盾,还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都浓墨重彩的展现了京剧在娱乐鼎盛的时代面临的传承问题。

    京剧的美,年轻人已经不再感兴趣了,小园子里寥寥无几的观众,对比的是热闹鼎盛的演唱会,片子里最让人唏嘘的一幕,是露天的戏台,戏台前的场地只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步履蹒跚的前来听戏,戏台上唱念做打,咿咿呀呀的唱着人生百态,可戏台下却只有一个已经白了头的观众。

    戏台上是喜庆的火红,戏台下是皑皑的积雪,老者的拐杖和脚印,在这皑皑的积雪上显得格外寂寥,而不远之处,隔了一条街,便是热闹的舞台,上面的人正热情高涨的唱着流行歌曲,舞台下围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就在此时,一个小小少年小跑着走了过来,他为老者披上了厚厚的棉衣,祖孙二人相视一笑,小少年眼神含笑看着戏台上的《霸王别姬》,他缓缓跟着戏台上的虞姬,轻轻吟唱着戏词,少年的嗓音在这空旷的广场上显得格外动听,和戏台上的唱词相映成趣。

    这才是传承。

    这对祖孙二人,正是艺校中唯一的男旦秦思哲,和他的外婆。

    伴随着一幕幕令人唏嘘的画面,影片终于走到了尾声。旁白的女声适时地响起,却很简单,没有煽情也没有说教。

    “这薪火相传的精神,浸润在民族的根骨里,我们的文化才能延续了五千年。而他们,在垂暮之年,守望着未来,等待着,传承的火种从来不曾熄灭……”

    影片放完的时候,现场一片寂静。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应如是忽然听到其中一个评委的掌声响起,渐渐的,像是被引领了一样,其他评委也鼓起了掌,甚至连美国团队和法国团队的人,也都站了起来。

    “完美的影片。”其中一个评委用法语赞美道。

    应如是愣愣的呆在了那里,直到孙昀回头笑着看了她一眼,她这才意识到他们的片子似乎征服了评委,虽然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单看现场的表现,似乎是个非常好的兆头了。

    等到掌声停下,她才低声问身旁的柏文远:“我做梦了?”

    柏文远听了她的话,笑着道:“不是梦,是真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