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企业文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轻人也不行,最少得树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最好让人一看到,就能想起这是未来科技。

    “刘欣,你帮我把麦总叫过来吧!”周浩吩咐了一句。

    刘欣点点头,出去给他喊人去了。

    现在的刘欣,可谓是周浩最信任的一个,刘欣也经常进出周浩的办公室。

    不一会,麦超进来。

    “吆,风投走了?”麦超一进来就笑着问起来。

    周浩点头道:“是的,刚走不久!”

    “找我来有什么事?我可是为你拒绝了不少风投的!”麦超大大方方的在周浩面前坐下。

    这会的麦超一个人兼任数个职位,公司上下的事件都要他过目,技术部门的事情他也要负责,就连风投找上门,很多都是第一个找的他。

    但是周浩说过,一般的资本,就不要介绍过来了。

    最少也得是市值十亿美金以上的大型投行,当然他们这些资本,能带来更多的东西也可以另外挑出来。 /

    比如某个投行在推广渠道方面有关系?或者是有很多的人脉,有这些条件,周浩都可以见上一见。

    今天的亿丰资本就是这样,它的体量十分庞大,另外亿丰资本的秦正毅和周浩也有一层关系。

    “我想建立咱们公司自己的企业文化!”周浩正经说道。

    麦超有些意外:“自己的企业文化?您指的是?”

    “我们不能只普通的互联网公司,还得有更高的追求!资金,现在我们公司不缺,人才,目前也有不少!”周浩慢慢说着,一边捧起茶杯喝了起来。

    在解决了基本物质满足的时候,周浩已经不满足创办一家普通的互联网公司,而是成为一家最具创新精神的高科技公司。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很大的程度都来源自初创团队,尤其是创始人,而周浩的初始团队的组成,大部分都是技术出身,

    麦超更不用说,他虽然身为总裁,但他本身也是技术出身,而周浩更是追求科技创新的狂人。

    说实话,“创新”跟“沙发”、“坦克”这些词一样,都属于外来词,华夏自古更讲究“经营”,经营人脉、经营关系、经营资源……

    比如,“我认识谁谁谁”,“我和谁谁谁一起吃过饭”,更像是个“求人”社会,不管有没有用,都喜欢求人办事,

    很多人都说,人生必须认识的几个人,医院的有认识的人,看病方便;学校里有认识的人,上学方便;还有银行、公安、交通……

    很多人都说滕讯“山寨”、“抄袭”,殊不知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想学习马华腾这种“山寨精神

    单纯指责企鹅集团山寨并没有什么意义,很多企业也是山寨出身,只是企鹅集团把“山寨精神”做到了极致,“哪怕在南极圈里,也只有企鹅能够生存”。

    这更多的是源自于,华夏崇尚的“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而马华腾也一直秉承了这一原则:“永不为先”,第一名并不重要,关键是最后的结果,“后发制人”。

    进攻赢取观众,防守赢取胜利!

    创新不一定都是成功的,稳打稳进才能站到最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