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卫青的抉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伏,也很难组成包围圈。

    只要发现埋伏。

    随时都可以转身撤退。

    所以卫青在下达军令的时候,便等是定下“边走边看,边打边探”的决策。

    如果一路顺利无碍,成功抵达龙城的话。

    那么齐袭龙城的计划,便会水到渠成的进行。

    李信等几路大军也不会白白战死。

    要是出现埋伏的话,大军就可以迅速后撤,前去寻找另外三路军队汇合。

    当然,卫青不是没有发现赫兰部地图与黄县令府邸内抄出的那张地图上,有一处细微的不同点。

    位于草原腹地的那个红点消失了!

    这种微小细节问题,可以理解成部族迁徙、或者是部落被吞并、赫兰部直接没标注。也可以理解成,是匈奴故意隐瞒,把这里藏起来了。

    由此还可以延伸出许多极端的猜测。

    可替大军做出判断,是需要情报参考的。

    最起码,赫兰部那份地图有许多情报作为参考,不管情报是真是假,都更容易获取人的信任。

    仅仅依靠一个标注点的消失,就放弃掉齐袭龙城的机会?

    卫青做不到。

    任何一个将令都做不到。

    他已经出下定决心了。

    这时大将军翻身上马,望着开始移动的西征大军,提起缰绳,策动胯下骏马。

    ……

    “果然,卫将军还是做下这个决定。”

    地图上匈奴的龙城就在西方。

    陈无数收到大军向西的军令,心里并不觉得意外。

    因为换做是他,他也会下令西行,直奔地图上的匈奴圣地“龙城”。

    没办法,行军打战和比武不同。

    也许在比武格斗的时候,你可以灵光一闪,按照闪现的思路去打。

    毕竟,比武死就死你一个,不关别人的事。

    可行军打战关乎大军、国运、必须有根据、有理由的去打。

    因为直觉能对一次,可不一定能对第二次。

    一些细节上的灵光,转眼就会被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扑灭。

    身为大将谁都不会轻易犯险。

    更何况,还有一件齐袭龙城的大功摆在对面?

    卫将军若是能够齐袭成功,一战封侯就在眼前!

    谁不心动?

    陈无数心中晒笑两下,当即率领兵马开始赶路。

    这时他已经以裨将军的身份,把先锋、锐勇两营整合完毕。

    不仅顺利接过指挥调度的权利,而且还让后军把人数充齐,补充到整齐一千人。

    目前大军还没出现大规模渐员,怎么亏都不能亏待前军。

    后军的偏将军,看见陈无数持着将令前来要人,也不敢惹这位“无双大将”,乖乖就把人给送来了。

    一切都非常顺利。

    陈无数在升任为裨将军以后,随身亲兵按照规格也扩充至十人。

    接着,他直接开启任人唯亲模式,把魏长羡提拔为亲兵什长,把徐花娘擢升为先锋营屯长。

    由于统帅一营的校尉军职,需要大将军亲自任命。

    陈无数最多只能临时委任屯长的职位。

    所以,这两个军职已经是最好,最适合他们发挥的职位了。

    别看,魏长羡的亲兵什长听起来不如徐花娘的屯长威风,但是亲兵什长就是将军亲信。

    在将军倚重的情况下,地位可不比一个屯长差。

    魏长羡不仅不恼,反而非常开心。

    他知道只要跟着陈都尉冲锋陷阵,都尉就绝对不会亏待他。

    不对,现在应该改口叫将军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