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长江悲已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场大变故大劫难,却是统统都派上了用场。

    “下个月,五月初十,就是先皇洪武皇帝的忌日了。”

    “王爷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外宣称了重病缠身,就不能再进京了,按照原计划,是派三个世子进京祭拜先皇。”

    “师傅,我和小绍陪同世子进京,四月二十五日出发,您看行不行?”

    “小绍对外的身份本就是王府亲兵,我此去就女扮男装,作为世子护卫,一同前往,师傅,您看是否可行?”林谨托着腮问。

    时间越往后,情势越紧迫。

    另外四个实力微弱的藩王已经纷纷落马。

    过不了多久,他们头上的这把刀,就会落下来了。

    先下手为强,全面渗透敌人内部,掌握第一手情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建文派系出什么招,他们就见招拆什么招,务必要把时间拖到夏天,让朱能张玉他们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再起兵。

    “行啊,丫头,那就辛苦你们了。”

    “小扬尘先去应天,在黄子澄身边站稳脚跟,接着四月底你们和三个世子再进京祭祖,这样你们在京城宫里相互也好有个照应。”

    “对了,老夫这就去王府,告诉王爷,召唤葛诚写信给建文皇帝,提前通知你们四月底出发进京,五月祭祖的事情。”

    “师傅,我出发去京城黄子澄府邸之前,要去市集上买些东西带上,今天下午再启程去京城。”

    扬尘想来想去,自己的任务是孤身深入敌后,迅速取得信任,既然自己的身份是厨子的小外甥,一个来自于民间市井的书童,那就带些民间特有的东西进京吧。

    “行,那就这么办,小扬尘一路小心。老夫安排进黄子澄府上的厨子姓鲁,临时当你的舅舅,他为人老实忠厚信得过,尤其厨艺是一顶一的好,你若是在黄子澄府上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找你的鲁舅舅帮忙。”郑一貉嘱咐道。

    “嗯嗯,师傅,我记下了。”扬尘点点头。

    五人圆桌会议散会。

    江芜茗回都督府张信身边当差,郑一貉去王府通知王爷写信安排月底世子进京祭祖,扬尘上街买东西收拾行李下午出发进京,林绍回王府亲兵营,林谨打开医馆大门对外营业。

    一切计划都在暗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悄无声息。

    不管这条暗河的河道到底有多长,只要一直坚持向上游,终有上岸的那一天。

    另一边厢,就不太愉快了。

    建文元年,四月十四日。

    北平长史葛诚一早去了衙门,落座没几分钟,就听到几位衙门的同僚在谈论昨天发生的轰动的大事,他默默的听完他们的议论,默默的步行离开了衙门,再默默的提前回府。

    葛诚回到自己的卧室,脱下官袍,摘下梁冠,然后关上房间所有的门和窗户。

    他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几秒钟,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是的。

    时年四十四岁的北平长史葛诚,哭了。

    因为,葛诚的上一任主子,湘王朱柏,昨天自焚,全家都烧死了。

    洪武二十八年,葛诚的母亲去世,他回乡守孝,拜别了湘王,没想到,当日一别,就是天人永别。

    洪武二十七年,葛诚告别了秦王,带着朝廷的最新任命,来到了水草丰美的长江沿岸,荆州。

    那一年,湘王朱柏二十三岁。

    葛诚见到湘王的第一眼,脑海里就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一句诗来: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湘王身材颀长,白净脸庞,剑眉星目,既温文尔雅又孔武健硕。

    湘王热爱钻研学问,时时捧着书本问葛诚:

    “先生,这句话是什么典故?”

    “先生,这段话又是什么意思?”

    然而,这么一个温雅好学的少年郎,昨天,却死了。

    听说,锦衣卫给他罗织的罪名,是私造钱银。

    湘王洁身自爱,又怎么能受得了这般诬陷与屈辱?

    于是,湘王放了一把火,烧死了自己,烧死了全家。

    也许,在这个时候,也只有死亡,能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葛诚的这个前任主子,温润有礼的少年郎,就这么死了。

    “先生,这是他们从南方捎来的新茶,您尝尝看,好不好喝?”

    “先生,本王今天去练习了弓箭,中了十环,是不是很能干?”

    “先生,朱熹提倡的这个“正心诚意”是什么意思?”

    这个“先生,先生,先生,”声声唤着葛诚的少年郎,死了。

    他真的死了。

    葛诚掩面,大哭,眼泪湿了袖子。

    他这个少年郎主子,不堪朝廷栽赃嫁祸陷害的屈辱,自杀死了,以示清白。

    建文皇帝朱允炆!

    翰林侍讲方孝孺!

    这就是你们期望的削藩!

    为了你们手上那一星半点可笑的权利与欲望,害死了他葛诚君臣遇合,引为知己的湘王?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事,你们要这样害死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