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微言注百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犯了错的孩子,开始小声的抽泣起来。

    满殿的言官都听到了太医的话,心中也是凄凉凉的哀伤。

    突然,站在最前面的一名言官,走上前一步跪下,向建文道:“微臣祈求圣上,收回围困住燕王的两万大军。”

    “我朝军队出征为的是抵御外敌,不是同室操戈。”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等祈求圣上开恩,放过燕王吧!”

    哗啦啦,本来站在大殿两边的文臣言官们,又都集中在大殿中庭,跪倒一大片。

    “微臣祈求圣上开恩,撤走监视王府的奴才,燕王已经病重到这般地步,就让他清静养病吧!”

    又一名文臣在另一个角落先前迈出两步跪下。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呼喇喇,另一个言官带头发言,跟着又跪倒一片人。

    “圣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分封藩王是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定下的规矩,燕王带兵戍边二十年,确实多次击退外族入侵,保家卫国。”

    “蒙古贼子觊觎我朝已久,此时应该刀口一致对外,不应该对内啊!”

    “请圣上开恩,放过燕王吧。”

    “请圣上开恩,圣上您的一举一动,是天下人的楷模。圣上您如何对待父辈长辈,天下人便效仿圣上如何对待父辈长辈。”

    “请圣上三思!”

    “请圣上三思!”

    “请圣上三思!”

    养心殿内最后一批言官也跪下了。

    话音言语片刻之间,整个殿内的人全跪在地上,除了殿外站着,还拿着刀待命的锦衣卫卫队,和齐泰方孝孺一行人。

    此时,太医已经施完针,收好银针,又走到朱棣的身后,用力的拍了他后背几下。

    “咳咳咳——”

    朱棣终于咳了几声,睁开眼睛,醒了过来。

    江芜茗大喜,时间不多了,两个太医轮番上阵,检查诊治,耗了不少时间,他们要马上离开!

    “王爷醒了!”太医向建文喊了一声。

    “王爷醒了!”

    “王爷醒了!”跪倒在地上的众位言官也是大喜过望。

    “时间差不多了,快走。”江芜茗扶着朱棣站起来,用极其轻微的声音念到。

    “嗯,知道了,走。”朱棣转醒,看见养心殿内跪倒的一片人,还有在一旁小声抽噎的建文,对于眼前的局面,心中已经明白了七七八八。

    “四皇叔,四皇叔,你好一点没有?”建文红着眼睛又上前两步抓住朱棣的手。

    “圣上勿念,本王已经好多了。”

    “圣上公务繁忙,本王这个老家伙也就不继续叨扰圣上了,本王这就回北平吧。”

    朱棣宽厚的笑了笑,拍拍建文的肩膀。

    站在一旁的太医上前几步,伸出手就想握住朱棣的手腕,想再切一次脉,江芜茗见状轻轻的挡了回去。

    “多谢太医相救,王爷的家人还在北平,我们要启程回去了。”江芜茗说完,扶起朱棣转身就向外走。

    跪了一地的言官们,马上向两边退让开,让出一条通道来。

    一个时辰就快到了!

    丫头的药就要失效了!

    赶快走!

    突然,一直站在殿外头的人,有动静了。

    只见齐泰急忙推了两个人进殿。

    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向前迈了几步,也跪了下来:“圣上,燕王不能走!”

    “燕王长期居于北疆,兵权在手,对圣上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

    朱棣听了,怒目相视,仔细辨认了此人的官袍颜色,官阶应该是三品。

    另一边跪着的言官马上开始了交头接耳,“这人是谁啊?”

    “户部侍郎卓敬,齐大人派系的。”

    “臣附议!”

    另一个被齐泰一起推进殿内的矮个子也跟着跪下,面向建文皇帝朗声道:“既然燕王已经进京,身体又不好,不妨就留在宫中养病。”

    “圣上的削藩令已下,对诸位藩王应该一视同仁。”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削藩为的是巩固天下,巩固圣上清明执政,并不特别针对某一位藩王。”

    “臣奏请圣上下令,留燕王在京城休养。”

    “这个人又是谁?”一个言官小声的问。

    “监察御史曾凤韶,是方大人提拔的人。”

    妈的!

    混蛋!

    江芜茗咕哝了一句,不管三七二十一,脚步分毫不停下,架着朱棣就继续快步向殿外走。

    还有最后一步,两人即将跨出养心殿的门槛。

    只听见此时,建文在身后喊了一句:“四皇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