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几曾识干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上。

    一场惊涛骇浪的艰难战役,就从这一夜开始,徐徐拉开帷幕。

    皇城,应天府。

    经过元宵节的一夜喧嚣,街道满地都是散落炮仗烟花的灰烬碎末。

    北风呼呼的一吹,漫天飘散开都是红朦朦的一片。

    紫禁城里,宫人们收拾清理了一整天,把张灯结彩和大红大绿过春节的壁画和剪纸灯笼之类的应节礼器全部清理干净。

    皇宫恢复了肃穆安宁。

    建文元年,第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就这么过完了。

    “三位大人中午就来了,陪皇上用了午饭,又聊了一个晌午,这会儿还没走呢,你把这茶端过去。”奉天殿外的小宫女接过嬷嬷准备好的茶盘,转身就进了殿。

    “启禀圣上,北平那边传来消息了!”一个小太监从白色信鸽的鸟爪上取下小纸条,就急匆匆地跑回奉天殿。

    “啪!”正好和端茶的小宫女撞了满怀。

    咣咣当当茶杯茶壶碎了一地。

    “北平来了什么消息,快拿上来看看。”一个长着白胖圆脸的年轻人,抬头向外看了一眼,他一副八字眉,面相敦厚,身着金线织盘龙纹衮龙袍,正是当朝圣上,建文皇帝朱允炆。

    小太监急忙在地上一滩茶渍碎瓷杯片儿里,扒拉出小纸条,迅速在身上抹了抹水迹,小跑着给建文呈上小纸条。

    “燕王派长史葛诚觐见汇报北平近况。”建文展开字条念完,上面只有这一句话。

    “咦,葛诚?这人我认识!”一个身着朱红色金绣盘领衫,头戴乌纱帽,长脸细目的中年人说道,这正是翰林学士方孝孺。

    “葛诚和老臣是国子监时的贡生同窗,洪武十一年,老臣还去拜访过他老家。他离开国子监谋的第一个职位,秦府长史,还是老臣举荐的咧。”方孝孺提起这段往事,洋洋得意。

    谁知道以前无意中结交的人,现在变个身份就大有利用价值了,人与人的际遇,就是这么奇特。

    “方大人啊!这实在是太好了,正好您把他老家的家眷都一股脑儿接到京城来住。”

    “燕王居然派了个方大人的故人来,哈哈哈,咱们把葛诚这个故人发展成为咱们自己的人,里应外合,还怕拿不下燕王?”另一个头戴襥头冠,身穿绯色圆领右衽袍,年过五旬,面色干枯消瘦的老臣说道,他面露喜色,正是兵部尚书齐泰。

    “哎哟喂!方大人,您和这燕王派来的长史,还有这般渊源啊?对对对,就按齐大人说的办,把这葛诚老家的家眷孩子全部接到京城来,就安置在您方大人府中,当成自家人招待,让这长史葛诚宾至如归。老家的家眷都落在我们手上了,还有什么是不能说的,不能做的?哈哈哈。”另一位五十多岁身材矮胖,身着同色官袍的文官笑道,正是太常寺卿黄子澄。

    “皇上,您的意见呢?”三人热聊着,问建文。

    “真是天助我也,四皇叔居然派了个方大人同窗来!”

    “就按三位大人的意思办,把葛诚老家的亲眷都安排进京,孩童安排进京城最好的私塾念书,好酒好肉伺候上,就劳烦方大人您操办了。”建文心中一喜,慷爽下令。

    “老臣接旨,这就命人把葛诚老家家眷全部接到老臣府上。”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真是天助我朝!”

    “看来削藩一事,大功告成,指日可待。”方孝孺乐得笑开了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