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中夜四五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有记录,近三年来,向朝廷呈过奏折夸奖过本王的,都有哪些文臣言官?”燕王问道。

    在他印象里,似乎这些爱溜须拍马的文臣还真不少,尤其皇太子朱标刚去世,皇位继承人还没定下那会儿,居然还有挺多人向先帝举荐他接任皇储,前前后后打仗立功,似乎也有一些这类文官上表朝廷夸赞,可这些文臣言官,到底谁是谁他都不记得,基本上只见过名字,一个人都没见过。

    “回禀王爷,前任长史专门收集过这类针对王爷的褒奖和朝臣谏言的,卑职接任北平长史这两年,第一年也登记了不少新增的群臣赞扬王爷功绩的奏折。”

    “只是,只是,只是在这大半年,这类奏折少了。”葛诚黯然,世态炎凉,人情冷漠,这大半年里削藩动静这么大,朝中各人谁还愿再提及燕王?

    “你能再找到这些人的名字和地址官职不?”燕王并不在意这大半年是不是少了人上书夸赞自己,没人上书建议建文这小子赐死他就不错了。

    “回禀王爷,都有记录的,这些人都能找到,卑职斗胆问一句,前些日子,北平发生了什么事,昨日卑职刚回城,还没收到消息。”

    “鞑靼敌军侵犯我大明,烧杀抢掠了一个村子,死了一百多口人。”

    “什么?蒙古人又来了?”葛诚吃了一惊,这果真是大事。

    “唉,本王这皇侄子还居然下令命铁骑军不要乘胜追击鞑靼敌军,本王身体欠佳,这执政掌兵之事也交由建文皇帝新派来的三位大人接管。”

    “可这边防安危毕竟是大明朝国家安全一等一的大事,所以今日唤葛大人来代本王写信。”

    “就写给这些曾经夸赞过本王的文臣言官,他们到底谁是谁,长什么模样,本王从未见过,也分不清楚。”

    “只是事关北疆边防,本王也不方便端着皇叔叔的架子去教育我那年轻的皇侄子,边防事务关乎国运。所以,葛大人,你就代本王给这些人写封信。”

    “本王对蒙古鞑靼扰边甚是担忧,先帝在位时,本王和老三晋王,以及老十七宁王,一度五次联手,击退蒙古敌军,北拓边界上千里,才换得这些年北疆边防的相对太平。”

    “如今鞑靼卷土重来,蒙古人骁勇善战,尤其擅长攻城攻坚大规模集体作战,一旦大明北疆被他们攻破缺口,趁势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大致的内容就这些,葛大人您再润色润色,给这些人去信即可。”燕王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咳嗽了起来。

    “王爷保重身体,边防事务关乎国体国运,兹事体大,王爷不便直接干预,写信给这些文臣言官转述也是合适的。”

    “卑职这就去写信,把收信人名单整理出来,给王爷过目查看。”葛诚心中默默记下了燕王口述的内容。

    “好,有劳葛大人了。”燕王挥挥手,葛诚离开王府。

    这写信的差事,算是方孝孺口中贪赃枉法,以下犯上,蓄意谋反之类的吗?

    好像完全不沾边吧,还是不要向方孝孺他们提及了,别说了不该说的,让他们多心,牵连了这些收信的文臣言官,王爷连他们谁是谁都分不清楚。

    葛诚回到衙门的档案室里翻找了一遍,找出历任长史登记的名册,有朝臣上书表扬自家主子,自然是荣耀的值得高兴的事儿,历任长史都记录得很详细。

    葛诚数了数,最近三年,一共有五十八人上书赞扬过燕王朱棣,或举荐燕王为皇储,或夸奖他战功显赫,这五十八人里更有二十五人是多次上书表彰的。

    葛诚再核查一遍在任官吏的名册,这五十八人里,目前在位的是三十九人,官阶大小不一,最高二品,最小七品,分布在各省州府,他把这三十九人名单摘录下来,又按王爷口述的意思语气委婉的写了信的样板,便又拿去给燕王审核。

    燕王看了葛诚整理出来的三十九人名单,顿时笑了,“居然有这么多人上书夸赞过本王,本王与他们素未谋面完全不认识呀。”

    “王爷功勋显赫,在皇亲国戚中从来的都是出类拔萃的。”葛诚这话可一点都不假,他以前的两位主子,文治武功都远不及燕王。

    “行,葛大人,就按这些名单写信吧。”燕王道。

    “卑职马上就去办。”

    建文元年,二月初九,葛诚正式开始监视燕王的第一天,他写了整整一天的信,直到天黑才写完。

    他把三十九封信一一封好,交给驿府的邮差寄出。

    时间已到晚上戊时,五个早上派出去监视王妃世子的家丁回府向他汇报。

    “启禀大人,今天三个世子去太傅府上读书,然后去了校尉场练习射箭,便回了府,并没有会见什么其他人。”

    “启禀大人,今天王府亲兵营并无人集群结队外出,所有人都在兵营里操练。”

    “启禀大人,今天王妃一早就出门,去了万宁寺烧香打坐,天黑了才回王府。”

    “什么?万宁寺?”葛诚瞪大了眼睛,隐隐的感觉到了不同寻常。

    王妃去万宁寺干什么,还一呆就是一整天?

    她以前进庙烧香,就只在王爷王妃父母的忌日,烧了香磕了头就离开,前后最多在寺庙里呆两炷香功夫。

    她在万宁寺一呆就是一整天,她在干什么?

    “行,诸位辛苦了,明天你们继续跟踪。”

    “尤其是王妃,看看是不是明天她还去万宁寺,想办法混进寺庙里看看,王妃是不是真的在烧香打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