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长芦盐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清楚的很,灶户比起军户来都还要更加的穷苦,根本就没有人敢来做事。”

    李继业很是无奈的说道。

    听到李继业的话,刘晋顿时也是沉默了,顿时就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户籍制度是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枷锁。 /

    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明朝的老百姓不能随意的走动,很多人一辈子连自己所在的县都没有出过。

    除此之外,这户籍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力生产力的提高,灶户生的儿子是灶户,世世代代都是,被盐场的官吏压榨到死,甚至于都没有办法反抗。

    大家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旦进盐场做工,即便不是灶户,其他人也会以为你是灶户,到时候娶老婆都难,谁会愿意嫁给一个灶户?

    生出来的孩子都不能读书考科举,世世代代都要对着一口锅煮盐的灶户。

    “这事看来是要找陛下要一道圣旨,或者是找朱厚照这个太子来个旨意才行,即便是自己开口去向大家承诺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刘晋的脑海中很快就意识到这件事情是连自己都无法解决的事情,其实大家就是担心,害怕,害怕一旦进了盐场做工,将来就会成为灶户,世世代代都是低贱的灶户。

    纵然是现在盐场这边开出来的待遇非常的诱人,但是没有人敢拿自己和后代子孙的前程去当赌注。

    “此事我会向天子禀明,向陛下请一道旨意,到时候你再拿着这个旨意去招工。”

    想了想刘晋也是对李继业说道,很是无奈,在这个时代想要发展出资本主义来,还真是有诸多的枷锁。

    前面的开海遭到了朝廷群臣的激烈反对,现在仅仅只是半个盐场,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招工都难,这个封建王朝对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太多、太多的限制了。

    “难怪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要进行改革,掌握话语权,说到底还是为了让生产关系能够跟上生产力的发展。”

    “老马还真是厉害,一语道破玄机啊。”

    心里面刘晋忍不住再次对马克思表示了钦佩。

    “除了招工的事情之外,还有什么难处吗?”

    刘晋看了看广袤的滩涂,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忙碌,利用水泥修建堤坝,将滩涂地改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盐田。

    长芦盐田投资巨大,比起密云铁厂的投资还要更加庞大,单单是上交给国库的银子就两百万两白银,总的募集资金额达到了五百万两白银。

    但实际上能够用来投资建盐田的也仅仅只要三百万两白银,当然三百万两白银绝对是一笔庞大无比的数字,也就是刘晋和朱厚照现在财大气粗,不然还真心搞不起来。

    三百万两银子砸下去,长芦盐场这边直接将塘沽周围一带长达上百公里的滩涂给全部买了下来,同时也是向天津、京城这边十多个大水泥厂下了大量的订单,准备在这里建一个超级大盐田。

    这里漫长而开阔、平坦的泥质海滩绝对是最理想的盐田,当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晒盐。

    这里雨季非常的短,春季气温回升的特别快,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在最理想的晒盐之地,后世这一带的产盐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规模非常的浩大。

    这样的好地方,刘晋自然是要先占住了,更何况,这盐场不建大一点,可是赚不到多少银子的。

    “公子,这晒盐法,我们从来没有弄过,我们也请教过不少老盐户了,也先建了一些盐田进行实验,虽然也是出了一些盐,但是却始终没有办法达到您所说的那种雪白如同砂糖一般的盐。”

    李继业想了想说道。

    刘晋已经将详细的晒盐法告诉了他,他按照刘晋所说的去做,也确实是晒出了盐,效率也确实是很高,但却是始终没有办法说达到刘晋所说的上等盐的程度来。

    晒盐法其实非常简单,利用光照、温度、风来蒸发海水之中的水分从而得到盐的一种方法。

    <aonclick>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