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南方来的“朋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的乔致庸就如同那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你说他为什么不向郡里面报告。

    哼哼,他敢,他报上去了,上面自然会问,舒城县的守军哪去了,他咋说,被自己缴费了?还是给舒城县的土匪缴的?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到时候,不说能不能获得这么滋润,甚至就连他头上那顶乌纱帽能不能保得住都得两说,他敢上报吗?

    常庄乡乡政府。

    各部门都紧张的加快自己的速度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此刻的他们都知道南方爆发了起义了,虽然他们也是被政府军称为叛军的军队,但是他们并没有宣布起义呀!

    而且,现在他们也不想打仗,因为他们的部队刚刚完成整编,战斗力正处在最弱的时候,现在打仗,无疑是对新兵们最大的残忍,这一批中可是有很多都是最纯正的新兵呀,按照条例,他们要训练三个月才能勉强完成新兵训练,现在的他们甚至连枪都不会开。让他们去打仗,还不如直接让他们拿枪对着自己的脑袋来一枪呢!还省事。

    但是不论你愿不愿意,这个事情他还是发生了,虽然并不是直面战争,但是他们还是需要防范未燃呢,于是,凌轩迅速下达了新的指示,调动战斗力最强的几乎一半是老兵的一营驻扎在云溪镇。

    这里已经是属于最前沿了,哪怕是这样,凌轩还是觉得不保险,又把二营也调进了云溪镇的镇政府所在地,然后让二营在那里训练。

    因为前段时间部队的扩编,乡政府军务处将原先的五个连迅速扩编为营级单位,也就是说此时的乡政府部队已经达到了五个营和直属的炮兵连以及警卫连共计3600人了。

    这个人数已经远远超出了预定的2800人的扩招名额。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那些流民和乡镇百姓参军过于热情,甚至是撵都撵不走,最终经过筛选,也只能留下这么多人。

    与此同时,舒城县。

    乔致庸现在头也不疼了,眼也不花了,十分的舒坦。

    因为自家的师爷给他想出了一个绝佳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把现在招募的这批县兵部队以及控制的那些乡绅的部队全都拉到最前线去。

    一旦爆发战争,这些人将会是抵抗的最前沿。如果能挡得住,那他们就白得了一份功劳,如果挡不住,那就说敌人太强大,最终失守了,他们也可以说,舒城县抵抗了,只是挡不住敌人的兵锋,最终败退的。

    反正就是不能把事情揽到自己的身上。到最后,哪怕舒城县陷落乔致庸也并没有多大的责任,最多就是一个丢失县城的责任。

    这个责任以前会很大,但是现在,那个月不丢几座县城呀!他乔致庸干了这么多年县令,人脉还有的,到时候花点钱,他又是一个全新的县令,甚至还可以摆脱舒城县这个烂摊子。

    所以此时此刻的乔致庸丝毫不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丢失县城而丢官。

    他更多的是在想自己下一任会在什么地方当县令,最好是可以当一个州里做知州那才好呢。

    此时此刻,早已被放弃的县兵中队以及那些还被蒙在鼓里的乡绅们正在董银福的带领下朝着舒城县与天祥县的边界处走去。

    他们丝毫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乔致庸给放弃了甚至把它们当作了自己,换个地方继续潇洒的资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