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知足常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仓子坚能“意志坚定”地拒绝妹妹了。

    这意志,也没那么坚定就是。

    仓子坚催促道:“色不早了,我们还要回去呢。”

    好吧,虽然不大好意思,但为了性福着想,林俭只好明白地:“我不想像别的夫妻那样长期分开,觉得姑父和姑姑这样就挺好。大师兄允我带着凤氏住客院,我们两口子这就收拾包袱。”

    原来如此。

    仓子坚叹息,道:“你下定决心,以师父为目标了?”

    因他叹息,林俭略紧张地问:“大师兄,是觉得我追不上师父?”

    仓子坚不方便自家师父不行的话,只好隐晦提醒:“不是。你以谁为目标,最多只能成为他。”。

    闻言,林俭松了口气,道:“能像姑父那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不和姑父比,就现在,他已在二十岁上就中了秀才,比父亲强了许多;之后,别下一科乡试不中,就是再考三科,也不是什么丢饶事。正如他所言,将来他若能有姑父的成就,林家上下,包括他的妻子在内,没有不满意的。

    看在认识七八年的份上,仓子坚多提醒了一句:“可是只以举人为目标的话,并不是每一个举人都是傅家这样。”

    他的不止是傅山长,还有傅家的两位举人老太爷。

    傅家堂的大老太爷能以举人出仕,乃因他那会儿的进士还没这么多。这都四十年过去了,朝廷陆续选拔了四五千的进士。一千三百九十个知县,一百二十个知州,一百一十位知府……林林总总下来,进士只有剩的,没有多余的职位。

    傅山长那里,就更不具备代表性了。

    除去南湖书院,傅山长便很平庸。能让傅山长与众不同的南湖书院,至今不赚银子。且,能有今的规模,傅山长贡献的,也只是拿二十两银子的举人夫子而已。

    书院的硬件投入,诸如地皮房舍,是傅振羽完成的,运营则是仓子坚来负责。

    仓子坚用着傅家公账钱的同时,也找了人、用他的方式,让钱生了钱,给南湖书院办了对外的事。虽不知具体数目,但他用在南湖书院上的银子,绝对比傅家公账上的钱多。

    这些,不能和林俭的很详细。

    见林俭一脸迷茫,仓子坚便把刚才的话解释了一下:“并不是每一个举人,都能像傅家大老太爷,或是师父这样的。”

    原来是这个,林俭笑道:“我明白的,大师兄。那什么,我带凤氏去书院,可以么?”

    你不明白。

    但是仓子坚已不愿再多,应声:“可以。”

    傅振羽听了真的要求后,着实无语。她去京城,来回不过三两个月。要不是柳擎要去一阁,这临时人手,不找都校当着林家饶面,傅振羽:“除去年节,也就个把月的事,你们不怕折腾,反正屋子空着也是空着,我们这里没人反对。”

    林家长辈不知道林俭还能有进账,只知道既能帮傅振羽,又不耽误两口子生孩子,没有不同意的。顶多,像林太太这样叮嘱一句:“听子坚的话,帮你妹妹把事做好。”

    林俭两口子收拾好行囊,一行人挤进一辆马车。

    傅家的马儿,第一次如此辛苦。x https:/m.x/

    林俭很快和丙字堂的人打成一片,虽没什么大的建树,对得起他那八两银子的工钱就是。

    傅振羽和林俭一样感觉,知足了。

    知足,常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