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风云变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子。二人的女儿,李心结又怎会不同?想到袁自舟成亲喜宴上自己受到的侮辱,李心结无法再忍,推门而进,张口就道:“那南湖书院欺人太甚!爹,你再不能绕过姓傅的丫头!”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南湖书院极其低调,他们很难做些什么;买凶杀人什么的,李家是开书院的,没这能耐;最后,只得从傅家堂那里入手,翻出了傅家这桩往事。

    章知府查的也简单。

    只要这人在汝宁府,那就好办。家中有一千两现银的,不算多,但查起来也慢。除了家中有的,便是可能去钱庄才兑的,这个却是容易。

    最近兑银子超过千两的,只有两户,均是东安书院李家的人。一个是盼南湖书院不好的,另一个,当真是凑了银子出来建书院的李氏宗族。衙役乔装打扮后,带着傅大老爷去了几趟东安书院,便叫他找出送银子那人了。章知府不过略审了几句,他便将李书彤供了出来。

    招供快成这样,章知府也是很服气的。

    章知府对傅振羽道:“以小见大,东安书院着实不成样子了。我已将亲手题的匾额收了回来,四大书院只剩三家,我已为你们南湖书院题了匾额,正在制作。做了便让吴教授送过去。”

    章知府亲题的匾额,便表示南湖书院进了四大书院之列。

    傅振羽想着接下来自己要配合章知府做的事,便作揖道谢,没有推辞。章知府少不得问她进度,傅振羽一一答了,又去后宅见了顾夫人,便家去继续努力。

    时间飞快,便是知道了傅振羽已经给傅山长去信,林老太太依然决定南下不独小闺女,她大闺女一走十几年,她要去瞧一瞧。

    送林老太太,凑合过了生辰,听闻京城来人。傅振羽丢了笔墨,衣裳未换便去见人,却是镇远侯府之人。

    来见傅振羽的,是顾咏言的小厮,将方夫人准备的礼单奉上后,少年开始回事:“五爷中了举,名次不显,不欲参加明岁的会试。原本要回来的,叫夫人留住了,又有仓夫子的事要忙活,五爷遣小的亲自来和傅姑娘说一声,今岁便不来书院了。五爷还说,有些事不便在心里说,特叫小的过来。姑娘想知道什么,尽管问。”

    既是顾咏言派来的人,傅振羽按下对仓子坚的挂念,先问顾咏言:“考了个九十九名,咏言可说什么了?”

    小厮笑道:“五爷说这名次极好。”

    九十九,听音挺不错。要紧的是,顾咏言还能自我调侃,可见他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名次不好而失落。

    其实,顾咏言的心情,不仅没有不好,反而特别好。

    三年前,他还在汲汲为营,各种磨范阁主,让范阁主劝他爹。三年来,虽是四处奔波,但总算正式开始举业,拿案首,成为禀生,乡试中举,这在勋贵里绝对是头一份。

    九十九名,名次有些低?

    可顾咏言今年只有十八岁好么!

    不说别个,便是耕读世家的方夫人,都是极其满意的!因此,顾咏言让小厮来给傅振羽送信时,她从自己的陪嫁里搜刮了不少好东西;才过门一年的世子夫人,跟着凑趣。婆媳两个一出手,满满一车东西送了来。

    说完了顾咏言,傅振羽方问仓子坚。

    “我大师兄那里,又是个什么情况?”

    仓子坚在京城做的事可多了,小厮不知她问哪一个,便道:“傅夫子知道了些什么,又想问小的什么,细细说来才好。”

    傅振羽听出言外之意,自然不肯说,只叫小厮从头说起。

    那小厮略做思考,道:“请傅夫子多备些茶来。”

    一副长谈的架

    傅振羽哭笑不得,问:“一路舟车劳顿,可先要休息一番?”

    小厮嘻嘻一笑,开始说事,桃李那里主动泡了上等茶水,端了两壶上来。

    虽有镇远侯帮衬,但是仓子坚自己得了圣心最要紧。

    圣朝开国一百二十年,今上是第十位皇帝。其中,太祖和太宗两位便在位了五十年。下剩的皇帝,平均在位时间不足十年,平均死亡年龄四十不到。

    可以说,朝臣心中,皇族有些短寿。今上今岁三十有八,虽然身体康健,但这事,着实说不好。是以,所有人都催着立储。

    今上察觉,只觉得自己像被诅咒,自然不愿意。

    抓住这一点,仓子坚手书一封,由镇远侯递给今上。

    内容,镇远侯自然先过目。

    仓子坚的折子里,坦言文臣逼着立储,虽有怕太子进学太晚的缘故,更多的是想做未来帝师、为自家谋福利。是以,他建议皇帝同时为两位皇子启蒙。兄弟两个只差了一岁,同时启蒙,大皇子年长一岁,定然不吃亏。要紧的是,二人同师,可以让想站队的文臣踌躇一番。

    但是,朝臣一定会反对这个方案的。

    自太宗起,圣朝皇子中,只教养太子,其他皇子都是当猪养。为此,仓子坚的建议是,修改皇子就藩制,只封王,不给封地;王府侍卫则从三千,降至一千。

    当然,朝臣还是不会同意的。

    仓子坚的意思是,将矛头从立储指向皇子教养问题,从教养指到藩王制。总而言之,这种方式必须变反正,太祖的几个儿子,并不是这样被养大的。

    最后一句,历朝历代,都有改革变法之帝。

    同庆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只是,他想做这样的皇帝,需有人支持。镇远侯是武将,担不得此任。至于仓子坚,便是皇帝想用,年岁太小是一个,这岁数才起步,着实太晚。

    同庆帝才惋惜着,隔日就收到了奏折,左都御史梁蒿上奏,立储可延后,给二位皇子启蒙之事不可拖!

    一石惊起千层浪。

    同庆帝依旧不放心,梁蒿太老,仓子坚太嫩,中间断层。

    直到内阁之末席,兼户部尚书的王祯提出藩王改制一事,同庆帝手持两份奏章,一步一步慢慢步入朝堂,拉开君臣之争的序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