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跟汤若望做笔交易(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一个年长者上前一步回道:“五年前,我们几个都在登莱巡抚孙元化那里当铁匠,跟着孙元化学习了铸造红夷大炮的技法。后来,那个狗日的孔有德造反,占了登州城。我们几个害怕被当成叛军,就趁乱逃出了登州。一路北逃,来到了京城,听说汤师傅奉旨建火炮作坊,我们就来投奔了。”

    丁原点点头,又问:“你们造火炮的进度怎么样了?”

    还是那个年长的炮匠回道:“工具和熔炉已经打造好了,汤师傅正在指挥我们造一个泥型,准备试造第一门铜炮。我们这些人也是有三年没有造炮了,第一门炮先造一门小的。”

    丁原眯缝着眼睛,问:“你们刚才说你们用泥型铸炮,那泥塑里面的水气怎么处理?温度那么高的铜水一浇进去,泥塑里面只要有一丝水分,就会立即蒸发,在铜炮里形成气泡。这气泡可是铸造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导致炮壁脆弱不堪使用,进而在发射的时候炸镗!”

    三个炮匠没想到这少年竟然问出了如此深入专业的问题,互相看了一眼,齐刷刷的把目光投向了汤若望。

    汤若望点了点头表示许可,于是那个年长的炮匠继续说道:“泥塑确实容易进水,所以我们做好泥塑之后,并不是立即使用,要风干一个月再说。不过有的时候还是免不了有极轻微的水气藏在其中,让铜炮铸型的时候变成马蜂窝。平均下来,我们要铸十门炮才有一门是可以用的!”

    “造十门炮才能用一门?那岂不是产生了极大的浪费?”丁原淡淡一笑,说道:“如果不用泥塑,而是改用铸铁做铸模呢?提前锻造好的铸铁里面没有水分,也不会形成气泡,这样造炮,成品率会提高许多许多。而且铸铁做铸模产出的铜炮内外壁都会比较光滑,可以减少表面清理,镟铣内膛的工作量。”

    听到丁原的话,三个炮匠都愣住了,他们在孙元化那里学了手艺,用泥塑法做了五年的大炮,却从来没想过用铸铁来做铁型。

    不过他仨都是有丰富经验的铸炮攻击,丁原稍微一点拨,他们马上就回过神来了,都觉得用铸铁来做铸模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制作过程中没有了气泡,铸造的火炮岂不是良品率大大提升?

    这个少年郎,厉害啊!

    此时,一直在旁边默然不语的汤若望却眉头紧皱,突然发问道:“丁操守,这我就要请教了,如你所说,应该用铸铁做铸模,那么铸模和铜炮该如何分开呢?”

    丁原就知道以汤若望的聪明才智会想到这个问题,因此他也早有准备,胸有成竹的回答道:“用铁模铸造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浇入铜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得到成品。”

    听到丁原的话,汤若望陷入了沉思,他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子,低头品味着这番话。

    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做模具来铸造器具的国家,早在战国时代,我们就开始使用铁范成批的铸造生铁农具了。使用铁模铸造采用双层涂料等,也都是华夏传统铸造技术的常规操作。

    这些诞生于华夏的先进知识,汤若望当然没听说过。来到中原之后,他的所见所闻都是落后的,虽然明朝人很努力的学习,不过已经在有些领域落后于西方了

    思考足足有两分钟,汤若望才想通透了,点头说道:“这个铸炮方法实在高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