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量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让程博厚惊喜不已。公司都还没正式营业,就已经有了两个超重量级的客户。这让他对新的一年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也就是这天,员工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L市。最后经过统计,陈鸿惊喜的发现,总共只有11个员工离职,而且全部是已经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那一类。那些去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都没有走。 电脑端:/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公司的第一条生产线安装并调试完成。陈鸿没有搞什么庆祝活动,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了投产。

    实验厂房也早在半个月前就完工了。陈鸿将他自己的那些设备都搬了进去,悄悄的开始了磨盘的生产。

    实验厂房的旁边就有一根10米高的监控塔。有四个摄像头专门负责从高空俯视整个实验厂房,毫无死角。没有任何可能性能避开摄像头进入厂房。

    磨盘的制造稍微简单点。在负责生产的员工签订了保密协议后,陈鸿带领他们很快让磨盘的生产进入正轨。

    真正麻烦的是抛光机的制造,缺乏熟练的机械工人,第一台抛光机的制造,几乎全靠陈鸿一个人,那些个大学生基本都是打下手。

    但是陈鸿没办法,只能手把手的教会他们。好在这些大学生都很努力,也非常能吃苦。他们经常自己主动加班,自己钻研。

    不过陈鸿并不打算让他们这种加班状态持续下去。等他们对生产工艺熟练后,就会让他们全部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毕竟大家出来工作的目的是能好好的生活。如果都把时间花在加班上,那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而且这类超精密的机械产品,需要精神和身体上保持足够良好的状态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量产后的第一个月,没有完成预定的生产目标。只完成了3台定制专用型抛光机的生产任务。没办法,实在是大家都不太熟悉生产流程。而且生产要求又非常的高。

    好在陈鸿早就跟肖建国打过预防针。倒也没有造成违约的情况。

    量产一个月后,肖建国跟着拉货的车子一起过来了。同时他也把金属重工的军工许可证书带来了。

    陈鸿歉意的跟肖建国打招呼道:“抱歉了,肖大校。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远远超出了我的预估。”

    “哈哈,陈总严重了。”肖建国笑着拍了拍陈鸿的肩膀,随后认真的和陈鸿说道:“其实上面早就已经预料到过这个问题。这种顶尖的技术产品,哪里是那么容易说造出来就造出来的。陈总就不要自责了。”

    面对肖建国的安慰,陈鸿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谢谢。”

    “陈总客气。”肖建国看着陈鸿,开心的说道:“上面已经说了,只要你们的产量上来了,那么我们所有在国外的订单能取消的就全部取消。”

    陈鸿诧异的说道:“那订金怎么办,这不是白白便宜他们了?”

    “哈哈,我们宁可损失一点定金,也不愿意再看鹰国和樱花国那帮家伙的脸色了,也不愿意再受那个鸟气了。况且,这也能减少他们的经济增量不是。”说到这里,肖建国又郑重的说道:“说起来,应该是我们感谢贵公司才对。没你们的产品,我们还得去受那个鸟气。”

    “肖大校见外了,身为这个国家的公民,这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陈鸿认真的回道。

    “对,没错。这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尽的义务。”

    第一批产品军方拉走后,被迅速的投入使用。然后那边又同步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了陈鸿。

    幸运的是,超精密抛光机在过去的近十年里,被陈鸿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的改进过。所以,那边反馈的问题都不大。陈鸿通过专用电话进行隔空指导后,公司派去的维护人员都能很快解决掉。

    这让陈鸿大感幸运的同时,又深感公司人才的匮乏。毕竟这些员工的成长需要时间的。

    陈鸿在和程博厚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程博厚也是有些无奈的和陈鸿说道:“陈总,国内这类精密机械领域有经验的人才本来就严重匮乏。而公司的现有条件也很不好招聘到他们。”

    陈鸿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我知道。不过比起到外面招聘,我更加看中的还是公司将自己的员工培养起来。哪怕这样多花些时间我也愿意。”

    “陈总是打算将主要精力放在新人的培养上吗?”

    “没错。”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觉得公司就将招聘的目标放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身上。同时,加大对将进入大四的大学生的宣传,为来年的招聘打基础。”

    对于程博厚提出的招聘方案,陈鸿仔细想了想,觉得这样最好。于是他就点头同意了程博厚的建议。

    随着程博厚将命令传达下去,人事部和行政部的员工几乎全部出动,前往湘南省的各大重点高校展开大规模的招聘活动。

    除了超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准外,随着大学生们毕业月份的到来,正好是公司公寓宿舍第一期完工的时候。每个来公司的员工,都能住进一套40平米,精装修的白领公寓。这样的优厚条件,很是吸引了大批大学生的到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