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话 灭陈的野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首先,正如我方才所言,从立场上,大梁支持我宋国攻打陈国,有着政治上的先决条件!特别是这些年陈国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大梁有所忌惮!除掉一股妨碍自己外甥登上大位的势力,对于梁秀武来说,可谓是相当乐见!

    其次,此前在与大武军作战后,乃至南北齐之战,大梁国内外被大武整得是内忧外患频频,至今都无法完全消停!仅凭南北齐之战我北齐联军大胜之余威,尚且还不足以平息大梁国内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大梁需要更多的胜仗为他们平衡国内外的反对势力!

    而眼下现成的一场胜算极大的战争就摆在大梁面前!有我宋国直接参与,加上北方诸国的势力协助,大梁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比之直接出兵攻打其周边任何一个国家来得更少!打赢一场漂亮的胜仗,会更加有把握!

    如此便宜又可以获得极大利益的买卖,大梁如何能够拒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梁有足够的实力可以轻易对付陈国!

    首先,从兵力上来讲,陈国那聚集在我山望城的两万大军,对我国来说已然是倾国之力!可对于大梁来说,撑死也就是打一场普通战役的规模!其在北齐投入的兵力就不止这个数,更何况当时他们还要分心对付那些被大武煽乎起来的反对势力!

    其次便是从地理位置上看,大梁与陈国有直接接壤!在我国还未突破陈南防线修筑山望城之前,我们便曾经借道大梁向陈国输送粮草过!从大梁进入陈国,并不像我军需要通过乔山山道经过山望城经过长途跋涉方可进入陈国境内,而是有更加便捷的道路直接通过!

    对于大梁来说,无论是出兵陈国或者是后勤补给都可以通过这些道路迅速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陈国的每一个角落!

    综合以上三点,大梁除非是脑子进水了,否则必然会同意支持我宋国!剩下的,恐怕便只有考虑大梁会向我宋国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才会出兵,以及如何配合我宋国攻打陈国的细则了!”

    听了赵忠繁的话,赵平胜终于是再也找不出此策略的任何破绽,只得行了一礼,对赵忠繁道:“忠繁大人分析得滴水不漏,实在令在下佩服!”

    这时,见整个朝堂之上经过一番辩论后,已经几乎没有其他的声音,所有人似乎已经完全同意了赵忠繁的意见!

    赵忠信微微点了点头,他似乎很满意此次的军议!真正的无双战略,便是要在如此激烈的辩论下才能得出!此时的宋国,空前的团结,又能保持不轻易地乐观而最终得出能够克敌制胜的结论!怎能不让赵忠信对眼下即将面对的一场大战感到乐观,心生出必胜的信心呢?

    是的!这便是赵忠信所要的!无需他事无巨细地出谋划策,而是让所有的家臣群策群力,为着宋国将来的伟大崛起而同心协力!

    想到这里,赵忠信忍不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众人道:“那么,想必大家都同意忠繁的意见了?”

    底下一片静悄悄,所有人的脸上不再挂着一脸激愤的面孔而透露着一丝蛮劲,取而代之的皆是一番空明而自信地微笑!所有人都带着这股子自信地笑容看向着赵忠信,仿佛在告诉赵忠信,我们已经决定了,并做好了赢的准备!

    看到这里,赵忠信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道:“那么接下来看来便只有两件事了!首先,便是迫在眉睫的出兵陈国之事!此事是万不可耽搁的!否则山望城还能撑多久,怕便是未知之数了!只是……究竟谁愿意领兵,又要怎么解救山望城?这便是眼下最麻烦之事了!”

    赵忠信此言一出,底下一阵躁动,所有人都似乎想要站出来,七嘴八舌地再次使得整个朝堂之上一阵难以抑制地闹哄哄……

    无奈之下,赵忠信只得再次举起双手在空中不断下压,示意所有人安静,然后道:“大家稍安勿躁!大家的心意我都我明白了!不过领军之将只能有一人!这样吧,先由……平胜,你先来吧!”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赵忠信之所以选择赵平胜第一个提出自己对于此战的策论,主要原因一来是出于方才赵平胜与赵忠繁激辩的良好表现,相当于是给宋国朝堂起了一个好头!二来嘛,也是因为他代表着宋国前主家的旧有势力,赵忠信想借此平衡下宋国朝堂各方势力的平衡!

    再者说,赵平胜的发言,很显然代表着一部分家臣对此战的看法,以他为代表提出,不管最终成与不成,总能先行统一一部分的意见,可以大大缩减此次军议的进程!总好过一群人七嘴八舌闹哄哄的,最后讨论半天还是没谈出一个屁来得好吧?

    听了赵忠信的亲自点名,赵平胜缓缓走了出来道:“谢大君上!请恕在下斗胆直言!关于我军北上征伐陈国大军一事!在下认为,以目前的情况,应该以解救山望城守军为第一要素!

    首先便应该直接沿着我军打开的宋北通道,直接通过乔山的山桥,不分昼夜尽快通过向山望城输送兵力!由外围直接与山望城守军里应外合,一举将围攻山望城的陈军击溃!如此,才能做到快速、准确、直接地打击陈军的战略目的!”

    “唔……直来直往吗?有些道理!”赵忠信若有所思道。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赵平胜的身后传出:“请恕在下斗胆直言!如此直来直往的打法,看似行之有效,可大家别忘了!所有的一切,依旧不能忘了考虑山桥的地形!那可是一个狭长的石桥呀!无论我军行军再如何地快速,可到了那地方,便也只能老老实实地逐一通过!只要在那地方稍作耽搁,便有可能提前暴露!x https:/m.x/

    万一敌军趁机提前发难,直接强行压制山望城!只要放出小股部队绕过山望城进入山桥另一侧,便可将我等大军牢牢挡在山桥之南了!如此实在太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