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话 延南城上的政略攻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热火朝天的城池增添几分动静!

    诸将坐在城主府正厅静静地等待着,憋闷而燥热的天气让他们大汗淋漓的同时心情也越发烦躁起来!在这充斥着汗臭味的正厅里,数方人马互相谁也不服谁地互相瞪视着对方,使得原本安静的空气莫名地激荡了起来……

    这时,北齐国主姜正幸缓缓走进了正厅,坐落于正座之中!这一瞬间,所有人转身面向了位于正座的姜正幸行了一礼,原本几乎擦出火花的空气才渐渐恢复了平静……

    “昨日,我方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捷,我在这里再次代表北齐感谢在座的诸位不远万里前来支援我国!”姜正幸一如既往地显露出自己谦恭的一面道。

    “正幸大人不必客气!区区南齐联军,实力不过如此,我大梁军出手不过举手之劳!”大梁主将接过话来又不忘继续自我吹捧一番。

    “如此,便有劳大梁军的诸位了!”姜正幸客套地说着,下意识扫了下落座于下席的宋国诸将,发现他们竟然都一脸凝重沉默不语。

    “好说,好说!”孙成隆笑罢,不忘挑衅似地对着身后的宋国诸将瞟了一眼,仿佛在炫耀自己得到了北齐这主国的肯定,最终才缓缓落座。

    “此次大捷之后,受挫的南齐联军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必然将会预谋着卷土重来!不知诸位对此有何想法?”姜正幸道。

    “正幸大人!请恕在下斗胆直言!在下看来,这延南城乃少见的易守难攻之坚城,即便是我大梁也难见如此坚若磐石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在下观察这附近的地形,发现延南城东西两侧皆修建有堡垒要塞,只要我大梁军进驻这些要塞防守与延南城形成掎角之势,定教南齐联军有来无回啊!”孙成隆又再次挑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也的确,延南城的修建本身就综合了多方考虑,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对此地的开发改良,其防御工事可谓是天衣无缝!只要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延南城的防御可谓是可以几何倍数地增强!

    原本仅有两万守军的延南城尚且可以轻松阻挡四万南齐军的轮番攻击,以致于战事拖延过久,大梁与宋国的援军赶到,最终导致了南齐军的全面溃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虽宋国诸将皆看不起这大梁三流武将孙成隆,可他却能在短时间内便看出这延南城的守城优势,也确实有几分将才!不过话说回来,大梁人才济济也总不会随便派来个庸才将十万大梁勇士的性命当儿戏吧?

    尽管如此,但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北齐来说,他们需要的并非坚守一城一池!相比之下,他们更加迫切的愿望便是尽早南下反攻收复失地,最好便是能一鼓作气将南齐顺手给统一了!

    这一点,对于单纯仅有武将思维的孙成隆自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考虑到的,可对于身经百战又经常受到兄长的政治熏陶的赵忠繁却是在一瞬间便捕捉到了姜正幸那转瞬即逝的信号……

    “请恕在下斗胆直言!”赵忠繁出列后,孙成隆脸色一变,仿佛在说你个区区宋将竟敢抢老子的风头一般!却见赵忠繁继续道:“尽管坚守延南城确实不失为一条妙计,然而再坚固的城池也无法保证永不陷落!坚守城池一途,无异于作茧自缚太过被动!倘若被敌军封锁后勤补给,在无外援的情况下,我方便危险了!

    依在下愚见,不如趁着联军新败,我军一鼓作气南下尽可能地收复失地以获取更大的战略纵深方为良策!”

    “区区宋国小将,竟敢口出狂言!我方可是坐拥八万大军,又岂会让那样的事情发生?忠繁大人未免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吧?”孙成隆怒道。

    孙成隆此言一出,宋国阵营诸将皆是几乎按捺不住气血上涌便是蠢蠢欲动想要犯错误,却没想到赵忠繁反手示意将他们那股冲动硬生生按了回去,然后对着孙成隆道:“成隆大人此言恐怕不妥!在下即便再如何不堪也是当今宋国国君之叔,宋国大君之胞弟,如此不妥之言竟出自于泱泱大国大梁武将之口,恐怕有挑拨两国关系之嫌哪?”

    赵忠繁此言一出,孙成隆心中猛然一惊!一向趾高气昂,以英勇无畏光荣的大梁武将自居他从未想到宋国一个区区小国竟敢对大梁出言不逊,更没想到自己顺嘴说的一句话竟会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政治问题!

    尽管不把宋国放在眼里,可作为区区武将引发两个邻国友邦之间的矛盾,在大梁这个以泱泱大国自居的国家,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毕竟这事往大了说便是大梁以大欺小咄咄逼人,难免让大梁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还有可能多树立几个敌人,使得大梁在当今焦头烂额的国际关系上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孙成隆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对着赵忠繁行了一礼道歉道:“忠繁大人!是在下失言了,希望您海涵,万勿见怪!”

    赵忠繁一摆手,微微一笑:“无妨无妨……”

    如此,宋国诸将的躁动才终于完全平复下去!姜正幸见状不由暗叹,宋国真是卧虎藏龙,深不可测呐……

    出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后,大梁一方一转其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军议终于得以顺利进行!在宋国与北齐两方都支持出兵南下的决议后,会议最终自然也毫无悬念地向着此方向推进,最终三方皆达成了共识……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三方决定兵分三路,由北齐军镇守延南城,并保证北齐势力范围内的后勤保障!而大梁军与宋军兵分两路分别南下,大梁一路作为主攻方向西南方向沿着崤阳道进入寻找南齐联军主力,宋国一路则向东南方向做为策应南下尽可能扫除联军威胁……

    事实上,此时正常应集中更优势的兵力攻击联军战线的一点打开突破口再进行战略扩张方为上策!可姜正幸也明白,大梁与宋国双方谁也不尿谁,与其让他们合兵一处互相使绊子,还不如让他们各自为战,反而更能发挥战斗力……

    数日后,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冲进了延南城:“报!大梁军在崤阳道遭遇联军主力,与敌激战两日后,终于溃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