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话 求生之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河津城内的陈军的攻击重心便开始迅速地朝着城外的杨秀清队这边发起进攻!于是杨秀清这边的压力一下子便增大了许多!

    不过实际上,杨秀清在此地部署的防线可以说部署得相当巧妙,并且陈军在一开始对他们的防范并不强!因为在他们成功渡河来到这片区域之前,这块区域还是在陈军的军事力量下牢牢掌控的!因此,在杨秀清他们进入在这片区域后,对此地的部队进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打击后,还有很长的时间在此地进行一些防御工事的修筑!

    有了如此的防御工事的保护,使得陈军由河津城涌出后在杨秀清这边的防线的力量一下子就分散了开来!因此,尽管现在杨秀清队面对河津城内涌出陈军的攻击压力可以说是与日俱增,可是杨秀清他们却并非完全无法应付!

    真正让杨秀清感到棘手的反而不是在他们正面不断扑来的这群已经因为生路断绝而变得越发疯狂的陈军士兵,而是陈忠正留在河津城北城墙上的杨吉春军!

    为了以有限的兵力组成足以阻止敌军攻击的防线,杨秀清他们不得不将防线尽量部署在靠近河津城北城墙的位置,而现在他们所处的位置恰巧就在河津城北城墙上的守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面对来自正面之敌的攻击,他们尚有办法防御反击,可是面对由城墙之上居高临下的攻击,他们除了以有限的力量进行聊胜于无的反击,可以说是别无他法!而事实也证明,对于河津城北城墙上的杨吉春军的反击,至今杨秀清军都没有一个有效的反制方法!

    话虽然这样说,可并不代表杨秀清在军略上或者战术上就弱于杨吉春!这是因为杨吉春他们在河津城内占据了整个战场上最大的地利优势,这可以说是当下这片战场上其他所有地方所无法比拟的!他们仅需要少量兵马堵在这上墙的通道上,便可以牢牢控制这面城墙,而在这面城墙之下的宋军却难以对他们这边造成损伤!

    要想解决城墙上的杨吉春军的话,除非宋梁联军完全控制河津城,并且将用于攻城的那些攻城器械搬到这边来直接以这些攻坚武器对这面城墙进行强攻,否则就要在城墙的这面硬碰硬地将杨吉春在此地部署的防守部队全部打掉,再慢慢地渗透上这一道城墙!除此之外似乎别无他法……

    而杨吉春似乎也明白他是不可能一直守在这道城墙之上的,在宋梁联军的合力攻击下,不管是以什么方式,这道城墙早晚是要被拿下的!而他们这些人的结局打从一开始便已经注定了!

    可是对于杨吉春来说,尽管他们已经是死路一条,可是在城下的那些战友们却还是有生还的希望的!因此,在综合考虑了整个战局的情况后,杨吉春果断将城墙上原本用于压制河津城内的敌军的攻势的防备力量在一瞬间全部转移到对城外的杨秀清队的攻击!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配合城下的友军帮他们打开通往河津城以北的退路,否则接下来要死的将不仅仅是他们这么一点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秀清面对着这样一边倒的攻势,一方面他尽力地组织兵马对敌进行抵抗,另一方面则全力思考着如何摆脱这样困局的其他方法!

    可是思来想去,杨秀清除了将阵线向后移动,直到退出到河津城城墙上的杨吉春军的攻击范围之外,似乎别无他法了!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秀清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这样做的!

    因此,在双方面都处于这种不肯退让的想法下,一时间双方都陷入了这么一个僵局!在很长的时间内,杨秀清队除了顶着极大的压力对敌进行全力抵抗,并没有任何战术上的改变!看到自己阵营内的士兵一个个在敌军的多重打击下一个个地倒了下去,杨秀清可以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继续坚持着……

    而这一边,杨吉春的压力也并不小!他们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地从容不迫,恰恰相反,由于他们将整个战术重心转移到城外的杨秀清队,使得他们在河津城城内的压力大大地增强了!

    尽管这样做确实因为加大了杨秀清队的作战压力,使得陈军由河津城战场逃脱成为可能!这样的战术如此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任何错误!可正是由于这样的战术,直接导致了杨吉春军在河津城内的火力压制明显减弱,而大量在河津城内的陈军士兵的出逃也大大减轻了宋梁联军在河津城的压力,使得他们得以腾出手全心全意地对付威胁着整个战局的杨吉春军!

    首先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的是赵平胜,接下来在他身边的艾庆长以及周遭其他将领也纷纷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在这样的大势之下,陈军的败局已定,而现在由于杨吉春军的战术重心转移到河津城外,使得由此地逃脱变为可能,河津城内的陈军的战术重心也不再秉持陈忠正一开始下达的且战且退有序退出河津城的指令!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事实上,打从陈忠正离开河津城后,他对这支军队的掌控力便消失了!现在还留在河津城的这支陈军此时考虑的只是寻求一条活路,而他们现在认为只有全力冲破在城外的杨秀清队所部署的防线,才是打开这条唯一生路的方法!

    因此,受到这样的陈军共识的影响,宋梁联军在河津城内与陈军的对抗开始由势均力敌渐渐减弱,直到最后,宋梁联军甚至都没有遭受多少抵抗,陈军便已经朝着河津城北门撤走了!

    赵平胜意识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倘若他们继续向正面之敌发兵,以他们同等的撤兵速度继续追击,则无疑是将这些人逼着赶向城外的杨秀清队那边,加大他们的防守难度!如此做法显然是相当不智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