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早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卯时也就是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但自明英宗以后,明朝皇帝就越来越不喜欢上早朝了。明英宗朱祁镇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上早朝也是干坐在那里,处理政事的任务只能交给太后和大臣们,早朝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后来皇帝也都嫌天天上早朝太累,所以就改为通过批阅奏章来处理各类事务,早朝只是偶尔举行。更狠的比如嘉靖和万历,二三十年都没上过早朝。

    程明担心黎文海一会儿出错,便交待道:“伯夷,一会注意跟着我做,千万别做多余的动作,那些个御史的鼻子可比狗还灵。”

    “多谢兄长,小弟省的。”黎文海连忙道谢道。

    明朝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为御门听政。“御门听政”,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在家门前听大臣们汇报工作,而不是在殿内。

    随着钟声响起,黎文海站在武官队列的末尾,跟着进入了太和门广场等候。

    等了没多久,太和殿正殿之中,一个内侍持拂尘而出,清声诵道:“圣上驾到。”

    下方已经候了许久的的群臣们整肃衣衫,拜伏于地,山呼万岁。万历皇帝看了这些臣子一眼,缓缓地走到龙椅前坐下,说道:“都起来吧。”

    “谢陛下!”群臣谢道。

    作为一个三十年怠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所谓六不做的皇帝,今天难得来上一次早朝,大臣们当然要使出浑身解数把积累已久的问题通通抛了出来。不过朝议大多都是吵架颇多,各党官员相互攻讦。

    最后听得黎文海都快睡着了时,才终于说到了辽东战事的问题。

    “启禀陛下,兵部接到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奏折,说辽东兵力吃紧,希望朝廷能再增兵辽东。”内阁首辅方从哲递上奏折禀告道。

    万历从内侍那里接过奏折看了看,随意的问道:“你们的看法呢?”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辽东战事要紧,可以考虑从各地调兵前往。”方从哲回道。

    “臣等附议!”关于辽东的事,暂时来说各党的意见都是一致的。

    万历看了一眼群臣,道:“遵义军民府威远卫指挥使黎文海何在?”

    “微臣在!”黎文海闻言一愣,不过还是立马反应了过来,连忙出列回道。

    出来少许官员,众官员都不知道为何一个三品的驻军指挥使也会来早朝,纷纷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黎文海。

    “你是西南的驻军官员,你来给众卿说说西南的局势吧!”万历说道。

    “微臣遵旨!”接着,黎文海便把昨晚给万历说的关于西南局势的话,又给众大臣说了一遍,最后,他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微臣的建议是,可否调派西南的土司兵北上?”

    。。。。。。。

    (求收藏、求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