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世家之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地方官吏,以及各地的世家对他们太过苛刻,又如何会出现黄巾之乱呢?”

    秦华的这句话倒是没人进行反驳,他们其实也大多知道起因,就是都不愿意承认吧了,他们更喜欢将黄巾之乱的起因归咎于百姓贪得无厌。

    “你可知我大汉的官员十之八九皆是来自世家子弟,难道这样你还想否认世家不是大汉的基石吗?我大汉就应该更加重视世家,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卫仲道不想再继续讨论黄巾之乱的起因,就开始转换话题。

    “那么我问你,将一对双生子分别交与樵夫与世家抚养,谁以后的成就比较大?”

    “那自然是世家出来的成就比较大。”卫仲道立刻脱口而出。

    “我再问你,如果将交与樵夫的那儿童转交给蔡邕大人抚养,那么他们两人谁今后的成就比较大?”

    秦华第二个问题,卫仲道就不好回答了。

    他心里也知道,答案肯定是由蔡邕抚养的儿童成就比较大,但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似乎就中了秦华的圈套。

    不过卫仲道没有说,其他学子可不会想这么多。

    “自然是由蔡邕大人抚养的儿童成就比较大。”

    “这么说来,其实一个人成就和他的天赋关系并不大,更多的是取决于他所生活的环境。只要能够接受同等的教育,平民百姓和世家子弟又有何区别?”

    “而世家子弟才多少人,而平民又有多少人,如果天赋者一样,是不是平民中更容易出现人才?大汉需要的就是普及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这样我大汉朝才能收获更多的人才。”

    这话说完,那些学子的议论声立刻就大了起来。

    这些人大多出身世家,如何会认同秦华的话。

    而且在这个时代,书籍就是财富,很多书籍都是世家珍藏的,非自家子弟根本不会传授,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世家子弟都需要外出游学,到处拜师的原因。

    “一派胡言。”

    “狂妄自大。”

    .....

    各种骂声不断传来,但是秦华却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自己说的是正确的。

    普及教育利国利民,对于现代人是常识,但是对于这些世家来说却是触动了他们的逆鳞。一旦平民能够轻易学到学识,那么世家的地位必然会被撼动。

    “好了,好了。暂停一下。”

    就在众学子准备群起而攻秦华的时候,蔡邕终于出现制止了这场骚乱。

    “诗会不论时政,难道诸位都忘记了吗?”

    有蔡邕开口,现场终于恢复了平静。

    秦华坐下后,一旁的荀攸立刻表达的对秦华的佩服。

    他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是却非常认同秦华的这番言论。

    “时间也不早了,下面诸位来说说自己的志愿。”

    听到蔡邕说这话,学子们又热闹了起来。

    有人说要成为三公,有人要当州牧,还有一些务实的选择了九卿或者九卿属官。

    “玄虎,你有何志向。”

    蔡邕其实一直在旁听这些学子的议论,他对秦华的话也非常认同,但是他也知道想在平民中普及教育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他最后才会想听听各人的志向,其实他是想听听秦华的志向。

    秦华站起身来,对着蔡邕行了一礼。

    在这种情况下,秦华当然不会说什么治国、平天下之类的话。

    于是秦华就选择了一句自己虽然做不到,但是非常喜欢的名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