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又一个里程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死这家伙了,感觉沈任飞在搞破坏,譬如食堂大壶中的水烧开了后,就会看到他们201所的土帽一群的围过来,用专门定制的木塞塞住壶口,不停的往上面淋冷水。

    真的神奇,就此壶盖很难揭开,密封的越严越难开。

    最后食堂贴出了文告:小宝和201所之人不得入内!

    沈任飞等人无所谓,反正这是海军第一大项目,处于攻坚阶段,时间紧,201的人不去食堂也会有人把饭送来的,菜还有倾斜。

    至于小宝就属于躺枪的范畴,导致它只能整天在食堂门口一跳一跳的喵喵叫,却是没人搭理,张子文真的没时间来帮它翻译……

    四月中旬进一步的转热。

    整个领地干的热火朝天,矿井工人三班倒常驻工作。

    另外到处是背着箩筐背送矿石的工人,做杂务的,排水的,搞焦炭的。

    除了这些还有昼夜持续的铁器敲击声。这是因为海军下重注开了锻造作坊。依托海军自有的焦炭,正在打造高质量特种工具。

    说起焦炭项目,若依照供应李晓兰的价格为锚,不考虑固定资产持续投资的因素,现在收支基本平衡。

    不过因第一代炼焦炉的持续改进(投资),以及产业人员的经验和熟练度积累,产量正在扩大。而当时李晓兰购买焦炭是为了“援助”海军,冬季过去后需求不足,她的购买量是越来越少。

    就此张子文调整计划,焦炭转入“内循环”,自产自用,自谋出路。倒逼海军展开锻造作坊、进行工具研发。

    瓶颈仍旧是工艺。

    现在的焦炭工艺不算合格,距离张子文所要求的理想状态差距不小,暂时没有太多的化学基础和检测手段,但不用去测张子文也知道,作坊打造的特种工具中的硫含量仍旧不少。这就是质量上的瓶颈。

    但是尽管如此,海事局依托焦炭自己锻造的特种工具成本虽高,质量真的大幅高于市场上的工具。

    若是普通工具,海军自己锻造的作用不明显,价格还太高不划算。

    不过譬如用于硬吭矿壁的一些工具,以及船上关键部位专用的一些拉力构件,自出海军作坊的耐疲劳寿命高达三倍。

    至于价格……也是三倍。

    这让锻造项目的总管老罗脸有些挂不住,毕竟老罗觉得开作坊是为了挣钱,仅仅平衡的话像是有些对不起海军。

    但是对于张子文,这却已是又一个里程碑!

    效果已经大幅超出张子文估计,三倍价格三倍质量的话看似一样,实际却等于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此点的体现上,规模越大越明显。

    并且这仅仅是现在,往后随着锻造技术提高,焦炭质量朝完全体接近,岂止是盈利,而是前途相当远大。

    也正是因为海军自己有了能用的锻造作坊,且有了焦炭,能大幅提高冶炼的质量,这才能够支持冷凝真空项目的提前启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