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分析局势(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法理解也无法想象西北百姓所受的苦楚。

    舒何言下之意,是西北地区请求国家的财务支援,但这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光建造公共屋舍一项,便要花费大量银两。国库虚实户部自然理得清明,但就是知晓国家财力,才不敢轻举妄动,妄下评测。

    这事儿紫月大帝帝也略有耳闻。沉吟半晌,道:“粮食问题,今年秋,不是收了好些粮食?分出三分之一来,给西北度支吧。”

    未等舒何作答,殿前的老臣先发了话:“陛下,陛下不可啊。这国库存粮,是自古至今的传统。

    今年确是丰收年,可秋日与天同庆的那几日,还有使臣进贡,皇上还借了他们粮食万担。若是当真拿出大量国库存粮,万一以后有个不测,整个国家便会陷入囹圄之中,国家机器也会瘫痪啊

    紫月大帝眉头一皱,不悦道:“这也不可,那也不行。那你们说一说,要寡人到底如何是好!”

    一众大臣赶忙跪下,欧阳劲松道:“还请父皇息怒。”此时,能保持理智和清晰才是最需要的。

    紫月大帝拧着八字眉,闷声道:“都起来吧!”

    众臣直了身子,欧阳劲松道:“父皇,西北大漠地处偏僻,虽然自然条件确实恶劣,但这其中真假也不是一言以蔽便可的。”众臣纷纷侧目,很快明白了太子话中有话。

    欧阳劲松接着道:“西北离临阳距离是很远,但民生问题一直是我朝的最大焦点,为何如今才禀报?这其中真实,还需实地考测评量了才行。”

    紫月大帝没有作声,不置可否。

    舒何还算理智,也赞同欧阳劲松的意见:“皇上,太子说的有理。这百姓有难,国家自然要八方支援。可未查明真相,便盲目给予措施,如此对内地百姓也是极不公平。”

    一些大臣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另一些却面露难色,有些不同意。朝中一时间分了两派,但也只是明着不敢攻击罢了。两方心里都憋了气,朝堂上一时间气温有些低沉。

    紫月大帝也不发一语。见状,赵明德歪了歪身子,凑到永康帝眼跟前儿,小声道:“皇上,不然,让太子说说?”

    永康帝这才想起前些日子堆叠起来的那些奏折,点了点头,接着看向朝野,道:“众爱卿稍安勿躁。这关乎民众的要事,朕自然是会放在第一位的。如此,各位也不要乱了章法,显得没了气度。”

    朝堂上气氛还是闷闷,紫月大帝说:“太子,禀报禀报吧。”

    欧阳劲松自然知道皇帝指什么。淡定从人群里站出来,朗声道:“儿臣在。”接着转过身,面对着群臣,把两日来的上书讲了一下,接着做了些许评价。

    紫月大帝微微点着头,看着欧阳劲松头头是道地评述政治问题,他越发地觉得,自己做了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

    说到底,全天下也就那么些事儿。无外乎官司,财政,民生,考试。欧阳劲松站了一会儿,将两日来的政事说了个清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