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春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鳄鱼他们一行人默默的祈福,希望他们能够安然的回来。

    毕竟,这个时代的弓弦都是草绳编织的,甚至连动物筋都很少用上,遇见雨水,弓箭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这也代表着外出寻盐的族人战斗力丧失了一大半。

    当然了,雨水对部落造成的影响可不止这一点。

    河水的上涨,弓箭无法狩猎了。

    让部落的食物来源几乎同一时间断开了。

    不过这件事王伟早就预料到了。

    当河水开始变得汹涌,鱼笼有随时被冲走的迹象后,捕鱼停了下来。

    原本负责捕鱼的族人则是背着一个个大大的竹筐,淋着雨,回到竹山开始挖竹笋。

    这是王族人每年春天都会经历的事情。

    当年王笋小的时候就快要饿死了,是他的母亲夜晚跑到山上去,闭着眼睛一通乱刨,居然还真的刨到了一小节竹笋。

    带回来嚼碎了喂给了王笋,这才救活了他的一条小命。

    从那以后,笋也就成了王笋的名字了。

    春雨贵如油,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的。

    当春雨落下之后,整个世界几乎是一天一个变样。

    淅沥沥的小雨很凉,但并不那么刺骨。

    冰凉的触感落在族人裸露在外的手背上,凉凉的,痒痒的。

    这段时间,女人们可没有闲着,在王伟的带领下,编了很多套简易的蓑衣和帽子。

    蓑衣将人裹得严严实实的,雨水落在上面,就会顺着淋下去。

    当族人拿到这种耗费大量长叶草才编织成的蓑衣后,第一反应就是今年冬天,有了这玩意大家就再也不怕冷了。

    王族最初居住的,上面还有老妪用木炭画下痕迹的山壁又派上了用场。

    这里成为了一个临时的居住地。

    老妪不愿意听从王伟的劝阻,非得回到这里,说要自己坐镇,亲自指挥今年的采笋事宜。

    新鲜的笋很好采,族人已经有了很多年的采笋经验了。

    冒得比较长的春笋用手轻轻一掰,它便会脆生生的断掉。

    只冒个尖的笋则需要用到石锄了。ωωω.χ~⒏~1zщ.còм <

    剖开泥土,然后就像是拔萝卜一样晃动着往上拔,轻轻松松的就拔起来了。

    去掉泥泞的笋衣,一个干净的春笋就被拔出来了。

    往年的春笋采摘并没有今年这么大的规模。

    因为春笋这种东西太难保存,春汛时候的气候很是潮湿,又是连绵的雨天,采摘下来的笋吃不了几天就会腐烂的。

    但是今年不同了。

    有了铜桶后,王伟说笋条煮过后晾干,能够保存很久的。

    哪怕就是留到冬天吃也没有太大问题。

    所以,几乎所有的族人都被调动起来了。

    甚至就连伐木的奴隶都被调动了大半,来来回回的负责从山上将笋运下来。

    而在山脚下,一块块的鹅卵石垒成了简易的灶台。

    部落里面所有的铜桶都被拿来了。

    里面灌上水,烧得沸腾。

    然后将洗干净的春笋放进去煮上一会。

    捞出来后,清脆的竹笋已经变得有些皱巴巴的了。

    旁边铺着的石板上,几个女人正用并不锋利的铜刀切着笋条。

    旁边山崖下的簸箕中,已经撒满了切成小孩手指粗细的笋条了。

    时不时的,就有族人过去给笋条翻上一翻,使其保持通风。

    下雨之后,要说谁最高兴,那肯定要数那两个和王伟约定好十天交一次木头的女奴小组了。

    看着她们兴奋的模样,族中等着看她们笑话的人笑得更欢了。

    雨后,泥地确实很光滑,爬犁短时间在上面行走,会如同雪橇在雪地上一样轻松快速。

    但泥和雪是不一样的。

    粗糙的爬犁会积泥,当泥积得越来越多,爬犁就会越来越沉重。

    且泥有粘性,货物越沉重,粘性越大,想要用爬犁在泥地上运输木头,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用背得方法来做呢。

    那些没有同意鹿合作意见的小组每晚都会肆无忌惮的说一些嘲笑鹿的话。

    并且炫耀,自己今天又多背了一趟木头,只可惜泥地太难走了,否则的话,自己还能再背两趟的。

    面对这些人的嘲笑,鹿什么也没有说。

    那两个愿意和鹿合作的小组成员则是有些焦急。

    十天的时间都过去了一半,他们却连一根木头都没能运回来,如果到期交不出来木头,那惩罚可是很沉重的。

    不过看着一脸镇定的鹿,她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鹿。

    直到有一名原本巫族的女人,说了一句,鹿的任务是放鹿,哪怕交不上木头也不会受到惩罚,她自然是不会着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