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知人敢用(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这并不绝对。

    辽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汉人,他们还是习惯于据坚城而固守,不少契丹族的人、奚族的人、阻卜族、渤海族的人也吸收了汉人的特性,开始据城而守了。

    当然,不少汉人也吸收了游牧民族的特性,习惯了骑兵作战。

    总之,战争这种东西,永远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孙子兵法》所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这也是,蔡仍为什么把帅权下放给吴玠和岳飞的原因,因为他就算是有通天彻地之能,也不可能预料到前线的点点滴滴,而战机稍纵即逝,因此,要想取胜,还得看临阵指挥官的应变能力。

    接管了雁门关的指挥权之后,岳飞将张宪和杨再兴找来。

    三人坐到一起了之后,岳飞开门见山的问道“两位将军,不知你们对接下来有何想法?”

    杨再兴先开口道“相公的命令是让咱们先接管雁门关,伺机夺取应州,并没有做具体的部署,依我看,咱们不妨趁着辽军没有准备,直接出兵雁北平原,然后直接夺取应州。”

    张宪道“我同意杨将军的想法,兵贵神速,瞻前顾后,反而有可能会贻误战机。”

    岳飞听罢,一拍手,道“二位将军跟我想到一处去了,退一步说,就算敌人有准备,咱们跟敌人正面相遇了,又有何妨?将军常说,我们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得是什么?我们靠得就是我们军队广大将士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我们就要正面去挑战一下那些反对收复燕云的朝臣们所说的不可战胜的契丹军有多不可战胜!”

    岳飞所说的正对杨再兴的心思,因此杨再兴立即附和道“对,我正好想看看,辽人是不是三头六臂!”

    其实——

    三人中最渴望战斗的那个人是张宪。

    一来,因为要为蔡仍看家,张宪根本就没有参加剿方腊一战,这使得他落后别人一步,在张宪想来,如果不是因为留守,让他没有进一步证明他自己的机会,这次蔡仍是不会将右先锋的位置给岳飞的。

    二来,张宪对蔡仍亲自己设计的、他亲手打造的神机军非常有信心,他相信,只要神机军一出手,不论对手是谁,都必定会取得一场辉煌的大胜,必定会震惊天下!

    岳飞、张宪、杨再兴三人一拍即合。

    次日,岳飞留下王贵和三营人马固守雁门关,然后亲率大军出了雁门关踏上了雁北平原……

    ……

    无独有偶。

    吴阶、王德、卢俊义到了陈家谷之后,也没有选择固守,而是在汇合了由折可存率领的三千折家军之后,毅然决然的进入雁北平原,直奔朔州而去。

    如果说,右路先锋岳飞的压力大,那么左路先锋吴玠的压力无疑更大。

    岳飞的年纪是小、资历是不够,但再怎么说,岳飞也是蔡仍的嫡系出身,也是蔡仍的亲卫出身,根正苗红,而他却是西军出身的人,才跟了蔡仍不到一年时间,准确的说,只有十个月时间!

    虽然在这短短的十个多月时间里,吴玠表现得比任何人都积极,拼尽全力的融入金吾军,可不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掩盖他不是蔡仍嫡系出身这个事实。

    而在大多数军队中,这种事很重要,就以西军为例,如果出身不行,可以说,不论你多努力,你能达到的高度都很有限。

    幸好!

    蔡仍不是那么看重出身,也不是一般的敢用人!

    吴玠自从来到金吾军之后,可以说是飞黄腾达了,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队将升到了代统制之职,现在还当了一个无名有实的都统制。

    这可以说,不是一般的受蔡仍重用了,重用到很多人都嫉妒吴玠了!

    这其中又以蔡仍嫡系中的嫡系王德为最!

    事实上,王德一直以为蔡仍能让他来担任左路先锋,甚至就连吴玠也认为蔡仍会让各个方面都很合适的王德来担任左路先锋!

    可最终结果揭晓时,蔡仍竟然将左路先锋的位置给了吴玠,并且还当着吴玠、王德、卢俊义以及折可求的面说“形势危急之时,晋卿可以代替我全权做主,不论是谁,不听其命,他可先斩后奏。”,将帅权下放给了吴玠!

    吴玠从来都不是一个不自信的人。

    关键是,吴玠必须要报蔡仍的知遇之恩,必须要向世人证明,蔡仍没有看错他,他就是一个帅才,他就是比王德强。

    所以,到了陈家谷之后,吴玠没有任何犹豫,就率领大军进入了雁北平原,直奔朔州而去……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