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三上樊楼(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都亭驿。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安排的,你何必扯谎呢?”

    赵良嗣大致翻阅了一下,说:“这些例卷记载不很完整,并没有记载两国建交之初的详细细节,不是我扯谎,嗯……要不这样,我现在就去请示一下王相公,看看能否让你们搬进都亭驿?”

    高庆裔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和悦起来。

    赵良嗣马上将此事向王黼作了汇报,王黼沉吟半晌,不敢做主,他们一同来到崇政殿禀报赵佶,请赵佶定夺。

    赵佶想了想,说:“辽使早已断绝,都亭驿也已闲置许久。辽国即将灭亡,今后不可能再有辽使来访。金代替辽,已成必然。从今往后,金国使者,一律安排在都亭驿。对他们所提之要求,要尽量满足,要盛情接待。另外,对于十九州的范围,你们与金使重新划定了没有?”

    赵良嗣回答说:“臣向他们提出过多次,可他们每次都说,对于土地计议之事,他们没获得皇帝授权,不敢多言,需要大宋派回使去金国,与金国皇帝商议。”

    赵佶觉得金使这是在推辞,于是有感而说:“那天,他们对朕说,奉皇帝派遣,来此计议旧汉地之事,怎么忽然又改口呢?看来,女真人的确很狡猾,你们要小心提防。”

    赵良嗣与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和完颜希尹等女真将领有过交往,对此体会颇深,他很有感触地说:“陛下说的对,女真人生长于苦寒穷困之僻壤,生性豪爽而又狡诈,的确需要小心应对。”

    随后,赵良嗣来到班荆馆通知高庆裔:“皇上特批,你们现在就可以搬进都亭驿了。”

    乌歇与高庆裔都很兴奋,特别是高庆裔,他把这看成是一场外交战的胜利,他觉得自己终于为大金国赢得了一个大国地位。

    在这之后,赵宋这边因为想要金使在重新划定燕云十九州一事上松口,扩大了对金使的招待规模。

    赵良嗣还带着乌歇、高庆裔等金使参观了龙德宫、蕃衍宅和艮岳。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金使留下了很深刻很难忘的印象。

    金使很喜欢东京,他们不仅喜欢皇家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对于东京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娱乐,也有极大的兴趣。

    有天晚上,在都亭驿里,乌歇指着一座灯火辉煌的高楼问高庆裔:“那是什么地方?如此豪华,真如仙境一般。”

    高庆裔说:“那应该就是樊楼,是东京城最豪华的酒楼。”

    乌歇被光华灿烂的樊楼美景给惊呆了。他很想进去瞧一瞧,开开眼界。

    次日,乌歇便向赵良嗣表达了这个愿望。

    赵良嗣感到很为难,他说:“樊楼是东京第一酒楼,每天都有上千人在那里宴会。要是去的话,得提前预约。”

    高庆裔对樊楼也慕名已久,他甚至知道,那樊楼上还专门设有赵佶的御座,还给名妓李师师专门设有琴房——原来,赵佶与李师师的故事,早已传到塞外之地。

    高庆裔对赵良嗣说:“樊楼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可是我们至今无缘登临,希望赵馆伴能圆我们这些僻陋之辈的梦想。”

    赵良嗣想了想,回答说:“那好吧,我请客。”

    其实,东京城里各个驿馆,住宿膳食条件都很好,配有专职翻译、厨师和医护人员,一般不安排外国使者在驿馆之外的酒楼宴会,因为这牵涉到安全问题,也关系到保密问题。

    所以,当王黼听了赵良嗣的汇报后,一口否定:“去樊楼不合适,这没有先例,对金国使者的要求,你不能太迁就。”

    听了王黼此言,赵良嗣也有些后悔,他说:“这怎么办?我已经答应他们了,总不能爽约吧?”

    王黼批评说:“你怎么可以随便答应呢?今后你要记住,凡事不能轻易许诺,尤其是涉外之事,更要小心谨慎。”

    赵良嗣自知理亏,默然不语。

    王黼觉得此事他不好做主,于是与赵良嗣一起去请示赵佶。

    没想到,赵佶并没责怪赵良嗣,他很爽快地说:“既然答应了就该履行,咱不能说话不算话。至于押宴大臣,朕以为规格可以高些,让梁太尉出面押宴吧。”

    不想,一向与梁师成交好的王黼,却反对道:“官家,臣觉得,由梁太尉出面押宴并不合适。”

    赵佶有些诧异道:“为何梁太尉不合适?”

    王黼道:“金使的要求一次过分一次,而对于咱们大宋的合理要求,他们是能推就推,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必定轻视咱们大宋。”

    赵佶一想也是,便问王黼:“那爱卿觉得谁出面押宴合适?”

    王黼道:“冠军伯。”

    “蔡仍?”

    赵佶有些迟疑的看向赵良嗣。

    赵良嗣见状,道:“女真人崇尚武力,由冠军伯押宴给他们展示一下咱们大宋武人的实力,有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见王黼和赵良嗣都觉得蔡仍比梁师成合适,赵佶道:“那就由冠军伯出面押宴,陪金使上樊楼一观吧……”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