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宋危矣(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么,就干什么,那么大的艮岳,朕都快修建完了,如今只剩一个角,却说什么都不能修建了,大宋也变得岌岌可危,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当时,梁师成就站在赵佶身旁,他见赵佶脸色不佳,对蔡京似乎有所依恋,无比担心!

    晚上,梁师成就将此事悄悄告诉了王黼。

    王黼听罢,心也提了起来----他很担心会因此而失去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

    那一夜,王黼都没睡。

    第二天一大早,王黼便进宫去见赵佶,然后对赵佶说“方腊发动暴乱,其根本原因是由茶盐法而引起的,童宣抚说是由花石纲造成的,那是被奸人所蒙蔽,欲归过于陛下罢了。”

    茶盐法是蔡京主政时搞得一项财税改革。

    王黼这话一箭双雕,既攻击了蔡京,又打击了童贯。

    王黼随后又建议在东江特置一个应奉司。

    为了杜绝奸谋,王黼还提议,可以由他本人专门总领。

    对于王黼所说的,赵佶也不是一点怀疑都没有。

    可当时,蔡仍连战连胜,大宋的军队都推到杭州城下了,形势一片大好。

    关键是,赵佶是一个艺术家,他实在是受不了他费尽心思弄得艮岳差一个角,使得一件天上少有、地上绝无的完美艺术品有一个巨大的缺陷。

    于是乎,赵佶就同意了王黼的凑请,并让梁师成担任副总领,同时撤了对朱勔父子兄弟的处罚,让他们全都复了职,继续为赵佶搜找奇珍异宝,兴建艮岳。

    在那之后,殊方异物,四面而至,铅松怪石,珍禽奇兽,美镠和宝,明珠大贝,通犀琴瑟,绝域之异,又布于大宋的皇宫之外。

    其规模比之从前的花石纲更为庞大。

    关键是,其扰又甚于花石。

    对于赵佶的昏庸,刘锜无比气愤,他心想“刚刚撤掉了一个应奉局,又设置了一个应奉司!东南人家饭锅子还未稳,又开始搞什么花石纲了!这大宋还有好了吗?”

    蔡仍又拿出了几封密信,递给刘锜看。

    刘锜随便拿出一封,一看之后,心中就更愤怒了!

    这封密信上写的是

    不久前,大内总管杨戬死了,赵佶命他喜爱的一个太监李彦继为大内总管。

    杨戬活着在位的时候主张“括”土地。

    在杨戬死后,李彦比杨戬有过之而无不及,将杨戬之前收括的土地全部并入了西城所,三万四千多顷的土地从此间接的划入了他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李彦的做法让百姓们从此流离失所,破产的人不计其数,有的人早上的时候还是富豪的人家,可是到了晚上就成了街上乞讨的乞丐。

    更因为这些土地,李彦狠决毒辣的杀了上千个无辜的百姓,让人们恨得牙痒痒。

    李彦这种天怒人怨的做法让各地或者英勇或者走投无路的人们纷纷展开起义,京东、京西又乱了起来。

    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个宋江、方腊那样的大豪杰跳起来,马上就又是一场起义爆发。

    刘锜看罢,算是对赵佶失望透内忧是赵佶了,如果赵佶一直这么干下去,他们这些大宋的军人就是打光了,也救不了大宋。

    刘锜还想再看其他的密信,不想却被赵鼎阻止了。

    赵鼎心知,蔡仍既然拿出这些消息来,那么这些消息就足够击毁他们的意志,他们看得越多,就会越绝望。

    赵鼎还不想绝望,也不想刘锜绝望,所以,他不能让刘锜看下去了。

    赵鼎沉声道“那外患是什么?”

    这回,蔡仍没再拿密信,而是直接说道“我收到准确的消息,辽主处死其妃文妃,软禁了其子晋王耶律敖卢斡,逼反了大将耶律余睹……”

    说到这里,蔡仍看见,不论是赵鼎,还是刘锜,都是一脸迷惘。

    蔡仍心知,此时的人消息太过闭塞,因此,他说的这些,对于一点都没有接触过这些消息的人来说,太过晦涩难以理解。

    所以,说到这,蔡仍简而言之道“就是,辽主干了一件特别不得人心的事,他将辽国的希望彻底断送了,还逼反了辽国一个特别善战的大将,那个大将现在已经投到了金国,并且深受金国的皇帝器重,只要时机一倒,他掉转枪头来攻打辽国,辽国的中京必丢。”

    说到这,蔡仍停下来,然后问赵鼎和刘锜“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刘锜试探道“辽国要亡了?”

    不用蔡仍回答,赵鼎眼睛就是一闭,然后说道“这意味着陛下一定会趁此机会北上伐辽收复燕云。”

    蔡仍断言“这意味着,大宋离灭亡不远矣。”

    ……

    dasongxiaotu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