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既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咫尺的高俅和谭稹却犯了愁。

    五万!

    还得是禁军!

    而且,一直以来出兵的规矩都是,出动五万禁军,就得派十万厢兵充当民夫押运粮草物资!

    如此,就是十五万大军!

    让他们去哪攒这五万大军?

    将兵法实施了之后,中央禁军,即畿辅地区(开封,京东路,京西路),共三十七将,总兵力共三十万(禁军十万,厢军二十万)——开封三万五千禁军、七万厢军,京东路四万五千禁军、九万厢军,京西路两万禁军、四万厢军。

    厢军暂且不去说它,先只说禁军。

    自国初以来,殿前侍卫马步司三衙禁旅,就从来没有低于十万的时候。

    直到赵佶登基任命高俅为殿前都指挥使。

    凭借着多年的苦心经营,高俅硬是将十万中央禁军经营得只剩一半了,也就是只剩五万多一些——到了靖康年,更是只剩三万左右,不过其中也有先后打了平方腊和收复燕云之战损失了不少的缘故。

    五万多中央禁军总不可能全都调给谭稹吧?如果真是那样,那皇帝和东京汴梁城谁去保护,艮岳谁去修建,他们这些达官贵胄的豪宅谁去修建?

    不得已之下,高俅和谭稹只能将畿辅地区的正将全都召集到一起,商量各家能出多少兵力。

    一顿威逼利诱了之后,各家一共才凑出来了三万禁军,这里面还有蔡仍贡献的七千五百人马。

    没有办法之下,高俅和谭稹只能又让两万厢军打着禁军的名义充数,至于民夫不够,高俅不愧为踢球高手,一脚就将球踢给了各个地方政府。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高俅总算是又一次有惊无险的渡过了一关。

    剩下的事,高俅全都交给谭稹了。

    谭稹通过综合考虑,任命他的亲信刘镇为都统制,又任命蔡仍率领本部金吾军为选锋军。

    谭稹这也是无奈之选——除了蔡仍勉强能凑出一厢人马,其余诸军根本就凑不出来,而且,不仅凑不出来,中军和后军还是由厢军冒充的。

    再加上童贯功高资历老。

    有些心虚的谭稹,在作战会议上不发一言,只听童贯说。

    童贯也是当仁不让,他直说道“本帅意将大军分为两路。由本帅亲率左路大军,经润州、常州、无锡至苏州,然后走秀州取杭州。另一路,由谭制置统帅,经润州至宣、湘州、独松关,然后取杭州。攻取了杭州之后,再根据叛匪的形势再行商议如何剿灭叛匪……”

    从童贯这敷衍的态度上就不难看出,童贯当众说一下作战计划,只不过就是走一个形势,具体的计划随后他会直接派人送到各将的手上。

    换而言之,童贯根本就不打算跟谭稹等人商量,而是准备独断独裁。

    不过——

    这是潜在含义。

    明面上,童贯却不能这么做,至少该走的形势还是要走一下的。

    童贯将他的计划笼统的说了一下之后,问谭稹“谭制置,你意下如何?”

    谭稹笑说“卑职没有意见。”

    童贯又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呢?”

    众人皆不出声。

    就在童贯准备顺势宣布散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声音道“末将斗胆问一句,此为最终作战计划,还是有商榷的可能?”

    不用看,童贯也知道,说话之人肯定不是他西军的将领,因为在此之前他们西军内部已经通过了这个作战计划,因此,此时出声的必然是中央禁军的将领。

    童贯眼皮微微一抬,就看见原本站在刘镇后面的蔡仍,站了出来。

    见说话之人是蔡仍,童贯的眉头就是一皱!

    要是换成别人,童贯绝对掉头就走,笑话,我童贯拿出来的作战计划,也是谁都能质疑的吗?

    可对象是蔡仍,童贯就不禁有些犹豫了!

    要知道,蔡仍可不是一般的丘八,他可是能直达天听的。

    而像蔡仍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做盐不咸,但做醋却能酸死个人。

    所以,犹豫了一下,童贯道“今日本就是讨论作战计划的,子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蔡仍听言,道“如此,末将就直说了,如有得罪,还请宣相见谅。”

    童贯貌似很大肚的说道“子因但说无妨。”

    蔡仍不再废话,直接说道“此计,哪哪都好,但却有一个很致命的漏洞!”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