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班师还朝(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有两点是蔡仍万万没想到的:

    首先、蔡仍万万没想到,升自己官的圣旨会下来得这么快,要知道,七品以上的武官升职可不是那么容易下来的——右武大夫以上属于“横行”,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属于皇帝亲自掌控的、中央管理的高级武官。武官由武功大夫升迁横班是一道最大的坎,对应着身份与地位的巨变。因此,武官升这一步,要经过更多的考核,甚至有可能会得到皇帝的召见,然后才被授予。

    而到了蔡仍这里,仅仅过了半个来月,升官的圣旨就下来了,关键是蔡仍还没有任何运作,这也太奇怪了。

    再有,蔡仍万万没想到,赵佶和北宋朝廷这次会这么大方,不仅给自己升到了武官第十四阶让自己进入横行正使行列,竟然还给自己封了一个济州观察使的正任官。

    记住,这是正任官,不是遥郡官。

    遥郡官品只是武阶官的荣誉加衔,不用去上任,但按虚衔遥郡官品发放俸禄。

    而正任官虽然也都作为虚衔,但是指武官已除去武阶官品阶,依据正任官品级领取俸禄,并取得担任相应的武官实职差遣,实际上类同武阶官品级。

    因此,蔡仍的这个观察使含金量还是非常足的,甚至,蔡仍能从北宋朝廷给自己定的济州观察使上看出,北宋朝廷有可能让自己去济州驻扎,以镇压刚刚发生起义的济州,防止宋江起义军死灰复燃。

    这么说吧,赵佶和北宋朝廷很可能会将济州一州之兵全都交给蔡仍统制。

    到那时,蔡仍就可以统制一厢上万人马了。

    这样一来,蔡仍虽然不能成为一方诸侯,但却有机会经营一州兵马——并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属于枢密院,并且调动时通常是由文人调管,由太监监军,实际上只有训练和统制权。

    可这在极力限制武官权力的宋朝,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权力了。

    这也是蔡仍一直以来追求的权力。

    蔡仍是真没想到,这个权力会下得这么快、这么突然、这么蹊跷。

    后来,通过贿赂传旨太监,蔡仍才知道,自己的职位升得这么顺利,竟然跟招安宋江义军有很大的关系。

    蔡仍将燕青派出去一打听,才知道,敢情河北招讨司招安宋江义军并不顺利。

    倒也不是说,宋江义军不接受招安——五马山上已经快断粮了,又有宋江当人质,因此,五马山上的人对于招安还是很积极的,他们甚至派柴进来回奔走,与河北招讨司商量招安事宜。

    不过——

    虽然这样,但招安谈得仍不顺利。

    北宋朝廷那边最初的意思是:新降之人,未效功劳,不可直接加爵,可待日后征讨,建立功勋,量加官赏。现今,叛匪还有上万数之众,不得不防。可将宋江等所部军马拆开,分作五路,山东,河北,分调开去。

    这其实也是北宋朝廷必然的想法和思路,人招安了,可是心不一定招安了,所以北宋朝廷的戒备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宋江义军人的想法就不是这样了:我等投降朝廷,都不曾见些官爵,便要将俺弟兄等分遣调开。俺等众头领,生死相随,誓不相舍!如果非要这样,那我们还不如死守到底。

    如此一来,双方的谈判就陷入了僵局。

    后来,河北招讨司将这些情况上报给了北宋朝廷。

    王黼和童贯一商量,认为:宋江义军之所以敢漫天要价,是因为河北招讨司的人威望不够,震慑不住宋江义军,此事还需消灭了一半宋江义军、深入虎穴擒住宋江的蔡仍出马,才能彻底解决。

    而河北招讨司的一众人等,在跟宋江义军交手了数个回合一点进展都没有了之后,也怕跟宋江义军谈不拢,促使宋江义军复反,进而前功尽弃,而且,河北招讨司的人也实在没想到,北宋朝廷打的主意不是全部招安宋江义军,而是要将宋江义军打散了,变得没有威胁,如此一来,招安宋江义军的难度无限变大,大到河北招讨司的人都不敢接这个任务

    所以,北宋朝廷和河北招讨司一番商量和推诿之后,招安宋江义军的事就又推到了蔡仍这里。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宋江义军竟也同意由蔡仍来跟他们谈招安的条件。

    北宋朝廷的意思是给宋江一个安抚使的虚职、武德大夫的级别。

    因此,负责招安和震慑宋江义军的蔡仍,级别怎么也不能比宋江低。

    在这个基础上,北宋朝廷就给蔡仍升了一个右武大夫济州观察使,可以压宋江一头。

    另外,也正跟蔡仍猜测得一样,北宋朝廷已经想好了,如果蔡仍真能招安了宋江义军,就将宋江义军划到蔡仍名下,由蔡仍统制……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