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丰收(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抱着孩子看别人玩游戏的李师师,很担心的想“陛下如果知道李行首在侯爷这里,怕是也不会善罢甘休吧。”

    见蔡仍已经走了过来,李纲收敛心神,向蔡仍深施了一礼,道“侯爷,下官来汇报秋收的情况。”

    蔡仍一听,精神就是一振。

    一到云地,蔡仍就极力促进复农。

    在此事上,蔡仍可以说是不留余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云地今年的耕种面积,是云地两百年来最高。

    加上,老天也给蔡仍面子——今年云地的雨水量适中,在宋地闹得声势不小的蝗灾也没有波及到云地。

    因此,蔡仍估计,云地今年应该能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不过因为已经“重伤、中毒”了快三个月,蔡仍对庄稼最近的长势实在是不太了解,所以蔡仍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李纲知道,别看蔡仍最近日日夜夜笙歌,但其实蔡仍很不放心收成这一块。

    因此,一有结果,李纲就在第一时间来向蔡仍汇报。

    李纲道“据不完全统计,朔州今年收获的粮食约计一百九十万石,应州今年收获的粮食约计二百一十万石,蔚州今年收获的粮食约计一百六十万石,武州今年收获的粮食约计一百一十万石,新州今年收获的粮食约计一百二十万石,寰州今年收获的粮食约计九十五万石,云中今年收获的粮食约计一百三十万石,儒州和妫州今年收获的粮食皆不足十万石,另外军屯收获的粮食共计六百三十九万八千四百二十二石,共计咱们云地今年共收获粮食约计一千六百五十万石。”

    李纲掩饰不住他自己的喜色道“侯爷,咱们云地今年大丰收啊!”

    蔡仍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有了这一千六百五十万石粮食,不仅云地的百姓明年不会挨饿了,就算将燕地也收复了,粮食勉强也够用了。

    如此,蔡仍终于有了收复燕地的资本。

    蔡仍在大喜之下,道“今年云地大丰收,各级官吏尽职尽责,各赏三月俸禄,另,有大功者,各州长官都要及时上报,我会酌情再赏。”

    李纲应道“诺。”

    犹豫了一下,李纲又道“侯爷,如今童贯太师卷土再来,聚大军五十万,势要收复燕京,大势不可违,您就放弃燕地吧,咱们云地已经可以自给自足,您已经可以造福一方了。”

    蔡仍诈重伤、中毒,是为了试探一下自己手下将领的忠心,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蔡仍这么做的主原因其实是,为了让大宋放心去收复燕京、让大辽放心去抵御大宋的入侵,然后趁鹬蚌相争之机一举夺取燕京。

    对此,李纲既感慨蔡仍的手段高明,又不禁有些为大宋担心!

    李纲如今四十了,已经进入不惑之年。

    这些年来,李纲的仕途一直都不顺,可以说,他空有满腔才能,可是却始终都无法发挥。

    直到李纲来到蔡仍这里。

    蔡仍重用李纲,可以说是不留余力,给了李纲足够的发挥空间和足够的信任。

    这让李纲对蔡仍极为感激,将蔡仍当成他的伯乐,他曾发誓绝不辜负蔡仍对他的信任,并一直遵守他自己的誓言一直尽心尽力的帮蔡仍经营蔡仍打下的地盘。

    另外,蔡仍也真是,爱民如子,竭尽全力让民众休养生息,这非常符合李纲的价值观。

    原本——

    李纲与蔡仍可以通力合作,造福一方。

    然而,蔡仍却有自立之心。

    这使得忠君爱国的李纲一直在纠结——李纲很希望蔡仍能放弃自己的野心,不要去抢夺赵宋的疆土,不要去做一个叛臣,可蔡仍却在李纲不希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李纲不知该如何是好。

    见李纲还没有放弃,蔡仍不禁有些感慨有宋一朝的确是深得士人之心,他心想“赵佶都已经昏庸到了这种程度,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在维护他,真是让人羡慕啊!”

    蔡仍沉默了一会,道“宋若不丢其鹿,我又怎能逐之?”

    顿了顿,蔡仍又道“取不取赵宋的江山,其实不在于我,而在于赵官家,他如果不骄奢淫逸,如果好大喜功,如果不将大宋推进深渊,我如何能取他的江山?”

    蔡仍看向东方,再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燕京,赵宋指定取不了,它内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他吃不下燕京,我若不取,燕京早晚必为女真人所得,你说,这燕京是归我好,还是归贪婪、残暴的女真人好?”

    李纲清楚,赵宋的问题很多。

    别的先不说,只说供养燕地的粮食,现在的赵宋恐怕就拿不出来。

    可李纲还是抱有一丝侥幸,道“事在人为,大宋未必不能……”

    蔡仍有些厌烦的打断李纲道“你不用再说了,你就拭目以待吧,时间会向你证明,赵宋现在到底有多孱弱,孱弱到,我即使不出手,它也打不下燕京……”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