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八十万英镑(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值得注意的是,克虏伯不属于容克阶层。克虏伯代表德国大资产阶级,容克属于帝国旧贵族旧军人阶层。大资产阶级与**政权是有利益交换的,是绑在一起的。容克阶层也有,但具体形式不同。

    容克阶层是波罗的海的一群农场主,这些人没有钱,没有文化,没有知识,除了打仗什么也不会。

    容克阶层已经随着它们的主人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毁灭。

    到了阿道夫上台时,容克阶层已经不复存在,存在的是容克阶层的残渣而已。这帮人在经济和政治上并没有多少话语权,但是他们的确把持了魏玛国防军各权利部门。

    头脑简单,政治幼稚,是当时这个阶层的最大缺点,如果之前对阿道夫抱有好感还可以理解的话,1934年长刀之夜还不能引起足够的警惕,最终的下场就是他们咎由自取了。

    二战从1939年9月1日开始,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国防军最初态度是怨恨元首,拒绝与波兰开战,害怕与英法为敌,代表人物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大将,冯李布大将(那时候他们还是大将);紧接连战连捷,对元首顶礼膜拜,代表人物冯伯克元帅,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冯赖歇瑙元帅;最后兵败如山倒,末日将至,开始把自己做的蠢事全部归结到元首一人,甚至不惜刺杀元首以为可以一了百了,代表人物,申克.克劳瑟.冯.施陶芬贝格上校,亨宁.冯.特雷斯科夫少将,冯.维茨勒本元帅。

    再看他们发挥了什么作用,因为优良的军事传统,他们在前期成为阿道夫推行政策的有力工具。但中期受挫后,因为政治上觉悟不够,导致了武装d卫军的膨胀。以容克阶层为代表的相当一分部国防军军官,虽然业务水平精湛,能征善战,但从来没有像他们的容克前辈那样成为国家的主人,从头到尾都是元首手中的工具,所以你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第三帝国那么能打,却完全不是一个****国家,军人手中毫无权力。

    随着资本主义改革,容克贵族也逐渐资产化,贵族头衔变成了一种荣誉,不再有实际意义,但是德国军人并没有丢掉他们的传统,反而更加注重军官的培养,1808年,著名军事家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将军一起进行军事改革。使普鲁士军队的编制装备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他们领导的“军事改革委员会”完善了参谋本部,尤其强调了对军官,特别是参谋部军官的教育,使每一名军官都从一开始就培养出较高的军事素养,并保持终身,其后的历任参谋长尤其是老毛奇,大力强化参谋本部的职能,使之能够在事实上获得军队的指挥权,事实证明,这个变相的军官团对德国的军事行动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尽管德国战败了,但是参谋本部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德国虽败犹荣。

    而这个女孩,就是容克家族的成员,但遗憾的是,身为女人的她出生在了一个喜欢征战四方,以战绩为荣誉的贵族家庭。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男人几乎都被拉去前线打仗了,而后方却陷入了人力紧张的局面,为了打破这个紧张局面,无数法国女人主动地站了出来——在军工厂工作,为祖国制造着武器弹药,在1914年马恩河战役期间,德军的先头部队离巴黎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