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守义:王子复仇记!(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情,哪有亲自取来的有成就感?”

    “简而言之就是朕不想做那战战兢兢的皇太孙!”

    武则天哈哈大笑道“不错,你的确赢了,可你最终还得让朕入祖庙!”

    “但你尝到了众叛亲离是什么滋味!”李守义针锋相对的说道。

    武则天闻言表情一滞,不过她还是接着说道“然而你为了维护自己仁义之君的形象,下诏凡武氏子孙,有罪……”

    “可惜的是在戡乱那一日,凡武氏子孙满门老幼已尽数被乱兵所杀,唯有一人武三思,因谋逆也被赐死狱中!”

    武则天霍然一惊,站起身来说道“你……”

    “李显、太平等人已被朕废为庶人,你还想知道什么?朕统统都可以告诉你!”李守义笑道。

    武则天惨然一笑道“好狠的手段!”

    李守义摇了摇头说道“都是李文忠、于风擅自所为,当时朕在上阳宫并不知情,因此事李文忠荆王的王位没了,封了个江都王,而于风只得了一个大理寺少卿、右梅花内卫大阁领的不入流职位,啧啧,真是可惜啊!”

    “好了,该说的也都说了,是时候回去了。”李守义说完之后,啪啪的拍了两下手,一名宫女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之上放着一壶酒和三个酒杯。

    宫女小心翼翼的将这些放下之后,心惊胆战的退了出去。

    李守义拿起酒壶给武则天斟了一杯酒,说道“今日朕敬你一杯酒,愿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最好是能活到朕成为千古一帝,将大唐打造成人间天堂之时。”

    武则天脸色一变,眼神之中露出一股不可思议之色,她颤抖着手拿起酒杯,语气萧索的说道“朕当真是小看了你,没想到你真敢行这等事!”

    当武则天举起酒杯的一刹那,李守义听到屏风后面有动静,于是洒然笑道“恩师,听了这么久了,估计您心中疑惑已经全部解开了,还不赶紧出来一见?”

    狄仁杰闻言揣着手笑呵呵的走了出来,李守义见状瞳孔一缩,随后面色平静的说道“恩师,暴雨梨花针虽然厉害,但是未必能挡得住朕的雷霆一击,您可以试试,看看咱们谁快?”

    狄仁杰闻言满脸无辜的苦笑道“陛下,何处此言?臣狄仁杰怎敢有弑君之举?”

    狄仁杰说完后就摊开双手,示意自己手中并没有武器。

    李守义笑道“其实满朝大臣当中,朕最佩服就是恩师您,因为谦虚而不怯懦,世故亦有原则,坚定而不固执,皇祖母被幽禁一来,唯有你一人来看过她。”

    狄仁杰苦笑道“可能是老夫心中尚有一点良知吧!”

    “陛下,既然您认老夫这个恩师,那还请陛下饶过……”

    谁知狄仁杰话刚说了一半,李守义冷笑道“此事你不用再劝,朕心意已决,你赶紧喝吧,好歹也曾是帝王至尊,千万别让人看低了,徒惹人笑话。”

    “怀英,你不必再劝,朕喝就是!”武则天冷声说道。

    狄仁杰见状双目含泪的跪在地上,说道“臣狄怀英恭送大周开国之主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叹了一口气,一时之间苍老了许多,她语气萧索的说道“有怀英一人,朕知足矣!”

    武则天说完这句话将手中之酒一饮而尽,随后闭目待死。

    旁边的李守义见状冷冷的说道“既然恩师对她如此忠心,朕也赐你一杯酒,你好在地下辅佐她。”

    武则天闻言怒目而瞪,但李守义不以为意,反而又倒了一杯酒。

    狄仁杰哆嗦的端起酒杯,惨笑道“臣多谢陛下赐酒!”

    一饮而尽后,狄仁杰发现酒醇香而余味悠长,他高呼道“好酒,好酒!”

    李守义抚掌笑道“这本就是好酒,上号的雄黄酒,专治心如蛇蝎之人。”

    李守义说完之后,拿起酒壶,去下壶盖,在武则天与狄仁杰惊愕的目光中将壶中之酒一饮而尽,随后他哈哈大笑道“好酒,好酒!”

    狄仁杰见李守义大笑不止,顿时不解的问道“陛下何故发笑?”

    “恩师,朕行事虽有乖张之处,但岂会逆伦理纲常?适才不过是以酒相戏尔!”

    “而且朕竟然能接二连三的骗过大名鼎鼎的神探狄仁杰,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说完这句话李守义的身影消失不见,唯留下笑声。

    看着门外的人影,狄仁杰不明白,骗过他狄仁杰就值得这么高兴?比复兴李唐还高兴?

    武则天也不明白。

    北邙山白马寺中,静空将几本书籍送给了袁天罡,告诉他这是新帝登基赏赐给他的,袁天罡起先不以为意,随后一看之下顿时惊闻天人,不眠不休联系研究三日,吐血而亡……血溅在书籍之上,上面大字显得异常的显眼,几何代数与微积分……

    李守义听闻此事笑道“老师,你也是死得其所,不枉你我师徒一场!”

    ……

    开元元年,帝迁都长安,改神都洛阳为东都,大婚,以上官婉儿为后、葛亚云、葛亚清、小梅、小凤为妃;

    开元二年,吐蕃引兵犯境,大将军李文忠率军出征,得胜还朝,晋位荆王;

    开元三年,突厥、契丹犯境,帝以狄公为帅,王翌、李元芳为将,破贼而得胜,狄公晋太师、封建安郡王,王翌晋司空,李元芳为建昌侯兼幽州大都督,并赐其与女官苏显儿完婚;

    开元四年,再破契丹,同年征西,设西域都护府;

    ……

    开元九年,帝变法,富国强民;

    ……

    开元十二年,帝效太宗凌烟阁之旧事,在宫内立琅琊阁,分别为狄仁杰、吴益之、李规、李文忠、邱静、王敬晖、张柬之、李昌鹤、曾泰、李元芳、李俭等。

    后人有野史记载吴益之,沛郡丰县人,才寡德薄,论文韬不如狄公,论武略不如邱王,亦不如赵文翙、李楷固之流,论亲疏不如二李一王,然其终能位列第二,因其跟随甚早,有黄袍加身之盖世之功,且常附圣意,无甚主见,人称“纸糊宰相”!

    后人赠联曰投其所好,盖有非常之功;苦心钻营,必待非常之人!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