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狄青魂归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幸此人没死,自己的负罪感少了许多;又懊恼此人没死,他活着就是对儒家圣人的污蔑。

    “什么?那小子又活了?”

    这样的惊诧声在汴京城各处响起,就连身处皇宫的皇帝赵祯都惊的下巴差点掉下来。

    赵祯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小子命怎么这么硬?

    上百人殴打还不死,传出死讯之后竟然又活了!

    这几天也太戏剧性了,要知道包拯和其他朝廷大员可是为了谁受审这个案子吵翻了天,还有数百士大夫上书废黜方承志的进士功名,都被赵祯用死者为大的名义挡回去了。

    方承志的事情着实让汴京城热闹了一番,然而几天后整个汴京却被另一个更加震撼的消息震惊了。

    “狄青死了。”

    这个消息随着差驿策马狂奔时狂喊:‘600里加急’之下迅速传开了。

    听到消息的瞬间禁军大营一片骚乱,赵祯在数位相公的帮助下戒严汴京,晚上暂时宵禁,维护住了汴京的安定。

    同时皇宫派出无数官员,前往天下各处军营监视军营的情况,甚至这些官员对武将有着先斩后奏的大权,他们的任务就是维护军队的安定,不能发生任何哗变。

    不怪赵祯和士大夫们这么紧张,实在是宋朝的军人太憋屈,太没地位了,而狄青就是大宋立国百年来唯一一位由军伍中崛起坐上枢密使的武人。

    这让整个大宋的军人十分亢奋,他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武人要崛起了,他们的地位很快就会得到提升。

    最主要的是狄青就算坐上了与宰相平起平坐的枢密使,对待士兵依旧和以前一样平等对待,就算遇到把守城门的小兵也会温声细语的问候。

    狄青在军队中的威望如日中天,可以说狄青成了大宋军人的精神支柱,他的地位和大秦的战神白起差不多,不只是百战百胜的战神,更是他们心中那份期盼和希望。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物,居然被朝中的士大夫们贬黜京城,最主要的是他们用的手段,太过下作。

    天人感应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什么旱灾洪涝都是因为武人坐上了高位,什么狄青家里冒红光,什么狄青在大相国寺穿黄袍,什么狄青家里的狗头上长犄角。

    狄青做了四年的枢密使,可以说是每天都活在士大夫的污蔑之中,就连他每天吃什么都有人造谣,还说狄青家的水井里有金龙出没。

    士大夫们为此将一直支持狄青的庞籍被调出汴京,狄青知道自己是众矢之的,一直小心翼翼,多次上书请辞,皇帝不肯。

    终于,经过四年的栽赃陷害,皇帝赵祯也动摇了,朝廷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判陈州。

    狄青被贬到陈州之后朝廷士大夫依旧散布谣言,每个半月就派人前去探望,说是探望,实为监视。

    狄青遭到如此猜忌身体一如不如一日,哪想到这才半年不到竟然就抑郁而终。

    现在狄青死了,会出什么乱子?

    士大夫们只觉得双脚发软,再也不复往日的潇洒从容,一个个满头大汗的赶往皇宫。

    士大夫害怕狄青的死会让天下军心震荡,连忙使出各种手段弥补,首先就是把之前拖欠的兵饷补上,之后又将那些做恶的监军全部斩首,平息士兵怒火。

    最后,皇帝赵祯在汴京举行大型的葬礼,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

    如此,宋朝士大夫们成功的迫害了自己最优秀的军事天才,他们亲手打断了自己的脊梁。

    宋朝的军人被硬生生抽走了精气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