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清冷的月儿(求收藏、月票,保证五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臣们无奈离去,出了开封府,曾公亮拉住文彦博道:

    “宽夫(文彦博字),你一向智计百出,现在那包老黑不松口,你说怎么办?”

    “是啊,文相,你一向老谋深算,诡计多端,不办人事......”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官职最高的文彦博身上,文彦博背着手来回踱步,他看着高空明亮的月光,长舒一口气道:

    “包老黑这个家伙冷血无情,要是让他主审一定会严办太学士子,为今之计只有让大理寺接管案件,然后再由刑部、监察御史三司会审,将案件抢过来,不给包老黑机会。”

    “哈哈,文相果然一肚子坏水,佩服佩服。”

    “宽夫兄不愧是当朝执宰,这下可以搂着小妾睡个安稳觉了。”

    “此计甚妙,就算包老黑再牛气还不是没办法?哈哈,对了,那些太学生如何了?”

    “咳,这个......,在听说方承志死了后,全都跑路了,就连那些没打人的也怕被抓了顶罪全跑了,太学空了!”

    “.......”

    皇宫,御书房。

    赵祯处理完了今天的工作,放下毛笔伸伸懒腰,打了个哈欠,好似想到什么,出声问道:

    “大陈,今天那件事现在什么情况?”

    陈琳就知道皇帝一定会问起这件事,所以他也一直在关注,果然,皇帝询问了,好在他跟在皇帝身边几十年早有准备。

    “官家,据说那方承志死了后,他家娘子还请了前御医‘银针圣手’王惟一老爷子前去医治,直到现在也没有出来。

    还有就是朝中的相公们都去开封府找包拯了,据说不欢而散,相公们准备把案件抢过来交给三司会审,最后就是太学生们全跑光了。”

    赵祯听后默默无声,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叹了口气,背着手走出书房,抬头望着亘古存在的月亮不知在想什么。

    汴京城,久住王员外家客栈。

    “兄长,我听说方兄他......”

    苏轼略一沉默,神情黯然的点点头,他也听说了,他十分敬佩方承志知难而上的勇气,对他的遭遇十分愤怒,只是那又能如何?

    让他们去对抗儒家吗?

    苏辙眼神一暗,他虽然和方承志没说几句话,却对这个与众不同的人十分好奇、惺惺相惜,还有些不甘心,要知道他比自己还小一岁。

    “兄长,你觉得方兄说的是真的吗?天人感应是一个上千年的谎言?”

    苏轼心中很乱,他不知道天人感应是不是真的,以前他没觉得什么不对,可是在方承志拿出数据的时候,只觉得历史上那些因为天人感应导致的事件有些......滑稽。

    “我...不知道,好了,休息吧,明天我去送他最后一程。”

    苏轼从来没有这么心虚过,他这个人有着辩证思维,搞不懂的事情就去尽量搞懂,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搬出一箱箱的书籍,开始疯狂的搜集各种信息。

    他希望能够在历史中找到足够支撑他信心的信息,他接受的儒家教育告诉他,找到足够的信息反驳方承志的理论是错误的。

    可是在心底不断有一个声音在回荡:

    “你知道的,在你去求证的那一刻,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真正的答案!”

章节目录